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7+1多少钱
中國歷代人物系列——科學家

【風雲人物】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上)

文/宇生 圖/志清
font print 人氣: 8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5月18日訊】1829年,英國人史蒂芬遜駕駛其創制的“火箭號”蒸汽機車行駛於鐵軌之上,是為世界鐵路運輸之始。當時的中國,交通運輸依然是古舊的車馬驛道,舟楫水運,自京城至廣州約需要56日;百餘年後的今天,從北京乘火車到廣州,不用一日即可到達。這一巨變與一位中國鐵道工程師密切相關,他的名字叫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國傑出的愛國工程師、鐵路工程專家。1861年4月26日出生於廣東南海。詹家原是安徽婺源的一個大商戶,祖輩中有受民擁戴的“青天”,也有為國戰死沙場的勇士,曾祖父、祖父,無一不是樂善好施之人。

一、傑出的留美生涯
詹天佑他自幼酷愛學習。1872年,12歲的詹天佑考取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學班。在美國的中學讀書的時候,他發憤學習自然科學。1878年,詹天佑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績,從美國紐海文中學畢業。同年,詹天佑考入了美國耶魯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和鐵路專業,畢業成績優異。

1881年詹天佑自耶魯大學畢業回國,先後參加津塘鐵路、唐山至山海關鐵路、新易鐵路的修建。1905年,他擔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司、總辦,主持修建京張鐵路。他雖然十一歲時就被清廷派送出洋,從小學、中學一直到大學,完全受的是西方的文化技術教育;但是他終生的抱負,就是報效祖國。他年輕時就立志:“我國豈智力不若歐美,而史蒂芬遜之流,何不能產生於中國耶?”他還提出“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的口號,代表了炎黃子孫永不屈服的民族氣節!

二、終生奉獻修建鐵路
詹天佑成為中國近代鐵路史上一個無法忽略的關鍵字。他一生參與、主持修建鐵路,成為我國早期鐵路典範,為我國鐵路路網的規劃,線路的勘探、設計、施工,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詹天佑從事修建鐵路的歷程中,最艱巨且最著名的是京張鐵路。在這之前,人們視鐵路為“鑿我山川,害我田廬,礙我風水,占我商民生計”的不祥之物。直至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張鐵路,才標誌著我國近代工程建設的崛起,並依靠中國自己的技術力量,在中國工程建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修建京張鐵路時,他組成一支工程技術隊,並加以嚴格培訓,後來投入鐵路建設工程的重要職務。由於居庸關、八達嶺兩處關鍵工程的正確設計和突破,在舉國上下急切地盼待和外國人的冷嘲熱諷中,經過四年的艱苦奮鬥,終於於1909年9月24日全線通車,原定6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在不到四年的時間就提前完成,創造中外築路史上的一大成就。

他是我國近代科學技術界的先驅,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著名土木工程專家,我國最早的工程學會的創始人。他的一生為我國工程技術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深得人民的敬仰,有「中國人的光榮」、「中國工程之父」之美譽。目前,「詹天佑獎」已成為中國土木工程專案的最高獎項,在世界上亦影響深遠。

詹天佑一生足跡踏遍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曾領導修建了京沈、京張、粵漢、川漢等十幾條重要鐵路。他為開創和發展中國早期的鐵路建設事業,公而忘私,嘔心瀝血,積勞成疾,不幸於1919年4月,58歲時就在漢口崗位上過早地與世長辭了。@*(續)(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琅邪陽都人、身長有八尺、氣宇軒昂、人稱「臥龍」,隱居於龍中,是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年青書生。在三國演義裡,他不但能呼風喚雨,又深諳奇門遁甲,劉備三顧茅廬,好不容易的請出這位「臥龍」之稱的奇士高人,也是一連串高潮迭起故事的開端。
  • 黃帝又稱有熊氏、軒轅氏,中國人所稱炎黃子孫的“黃”就是指黃帝。他原本是古代一個部落的首領,後來不但整合了四分五裂的中原,為華夏五千年歷史文明奠定堅實的基礎,而且追溯中華民族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根源,幾乎可以說都肇始於黃帝時期,故他被後人尊為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
  • 謝安年輕時就很注重修養品德,他的思想敏銳,舉止沉著穩定,風度優雅翩翩,喜歡讀書和藝術,才華洋溢,寫得一手好字,頗得名門世族遺風。
  • 董狐是春秋時晉國的史官,他秉筆直書的事蹟,開創了我國史學直筆的先河,後人為表彰他的貢獻,將寫文章能依照事實陳述、公正不偏的人,稱為「董狐之筆」。
  • 鮑叔牙是春秋時齊國人,他和管仲是知己之交。管仲之所以能輔佐齊桓公成就一番歷史的霸業,幕後的功臣就是鮑叔牙。
  •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在水邊隱居的高人,經常親近自然,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心態純淨。徐明義畫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義 提供)
    誰是古今「茶神」「茶聖」呢?愛好茶道之人都會想起陸羽(字鴻漸、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陸羽的足跡踏遍中國種茶名山和名泉,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將所得結果作成了《茶經》傳世,開導後人茶文化的風尚流傳至今,並使得中華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經典。陸羽對茶的研究為何能脫穎而出留下千古的功業呢?陸羽是怎樣和茶結緣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經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響的一生。一起來探索陸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學興盛,才媛輩出,官眷閨秀的交遊聚會,往往充滿了儒雅和詩意。出身湖陽世家的惲珠,才思敏捷,少女時期的詩作《錦雞詩》,獨具嫻靜高華的氣質,而且流露出化凡禽為神鳥的超凡脫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為梅花作詩,偏要說:「一枝留待晚春開。」淪落風塵的她,卻因為這句詩,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華遇見人生伴侶。從此,二人詩畫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話。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
  • 清代詩壇有一位才女,長於書香之家,嫁入詩禮之族。她身邊的親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這個文學家族中,一顆光華熠熠的明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