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團體 用行動關心下一代

人本推出國際不打小孩日 全教會拍紀錄片支持家庭鼓勵老師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 勞動節前夕,人本教育基金會推出「國際不打小孩日」,全國教師會首映第一部親師紀錄片「3個小孩4個媽」,方法取徑雖不同,但終極目標皆為發展教師專業,讓孩子能成為教改歷程真正的受益者。

不打小孩日原本只是美國一個反體罰組織所提倡的活動,後來受到其他國家相關團體的響應,才發展成具有國際規模的特殊日子。目前美加、歐洲、非洲、南亞(印度、斯里蘭卡)和東南亞太區域(如香港、紐西蘭等)都有國家慶祝這一天,倡議終止體罰,推廣正面管教方式。

台灣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今年四月初參與Save theChildren(拯救兒童)的國際交流時得知不打小孩這國際節日,發現與人本長期推動的反體罰「愛的立約」理念與作法皆相當一致,便決定加入推廣。目前在台灣已有100個民間團體加入響應,並提供多項資源協助大人不打小孩,例如:「不打小孩,打電話」;提供教育諮詢服務;「不打小孩一句訣」,讓大人在生氣時可默念提醒自己不打小孩等,詳細辦法可上人本網站查詢。

「3個小孩4個媽」講述的是三個國三學生親師之間的故事。那多出來的一個媽媽,代表的是全台灣的基層教師。全國教師會教學研究部主任詹政道老師表示,九年一貫實施後,對教師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教師原本的工作量即相當龐大,加上現代家庭功能日趨薄弱,國內「家庭支持系統」相較於其他先進國家仍顯薄弱,但這些因素集合起來,學校和學校的教師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

但解決這些問題,並非一蹴可幾,所以教師會決定從「支持家庭」做起,從小建立孩子較佳的常規和學習習慣,讓老師可以挪出更多時間,進行專業能力的發展。片中三個學生一各是台商子女、一個來自單親家庭、一個是原住民學生,義學國中校長劉和然表示,雖然片中拍的是義學的老師和學生,但他希望大家看到的,不是某個優秀的老師和某些特別的孩子,他們都只是代言人,類似家庭背景的學生其實在很多班級都有,默默付出的優秀老師,也是遍布在許多學校,透過這影片,希望大家可以理解教師和家庭目前的真實處境,給基層老師們多一點鼓勵。

這部紀錄片之後將進行全台的巡迴播映並舉辦相關研討會,歡迎各界索取光碟,辦法可上全教會網頁查詢http://www.nta.org.tw,也歡迎各有線及無線電視媒體洽談公開播放事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華盛頓二十三日法新電)阿富汗男子拉曼從回教改信基督教,可能遭判處死刑,美國國務卿萊斯今天致電阿富汗總統卡賽,加強向喀布爾當局施壓,要求釋放拉曼。
  • 阿富汗男子拉曼因為放棄回教改信基督教,可能被阿富汗回教法庭判死刑,西方國家堅稱:阿富汗人民應該享有宗教信仰自由,不能把拉曼處決。這件事讓阿富汗總統卡賽進退兩難。(劉剛報導)
  • 台灣推動教育改革,卻擠壓到技職教育的生存空間;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林聰明今天表示,教改拉大貧富差距,弱勢學生大多就讀技職校院,但政府給技職校院的經費只有普通大學的六成,建議政府早日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並讓弱勢學生免費就讀職業學校。
  • 阿富汗官員表示,在總統卡賽的西方盟友憤怒介入下,因從回教改信基督教而面臨死刑命運的阿富汗男子拉曼,「很可能」會在今天獲得釋放。
  • 【大紀元3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十七日電)普通高中課程暫行綱要將於今年實施,教育部也推動二00九年起,大學指定科目加考「公民與社會」科;教育學者今天上午表示,教改必須全盤計畫,環環相扣,但政府單位卻各做各的,缺乏整體計畫,推動教改過於躁進,過去推動建構式數學失敗,不希望公民與社會出現相同狀況。
  • 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今晚表示,台灣教改不如預期,是執政的人對改革的熱忱不夠,以及社會價值觀還需要大修正。
  • 【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十九日電)國中常態分班從去年起開始實施,台中市現有七所國中設置資優班,今年則有十九所國中向台中市教育局申請設置資優班。台中市議員張廖萬堅及多個教改團體今天質疑廣設資優班是變相的能力分班,在學生人數日減下,資優班儼然成為各校招生的利器。
  • 【大紀元4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四日電)政府發放幼兒教育券每人每學期新台幣五千元已經五年,幼教界與學者專家今天指這項政策成效不佳,對富裕家庭只是杯水車薪,對弱勢家庭則往往無力供幼兒上幼稚園而用不到,建議政府趕快檢討及整合資源,對弱勢家庭與外籍配偶的幼兒從三、四歲起就介入輔助教育,以提升國力。 重建教育連線與台灣省教育會上午舉行教改總體檢每月一報的第六報記者會,針對政府幼教補助五千元政策,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理事歐姿秀、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批評政府花錢不能了事,幼教仍問題重重。
  • 〔自由時報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中研院長李遠哲29日在台南表示,他反對大學聯招是不希望學生成了考試機器,學生應有個人創造力、想像力,學習超越學校的教育,培養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
  •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一場教改論壇上,各團體都為弱勢孩子請命。包括單親、身心障礙、原住民、外籍新娘之子等弱勢孩子都各有難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