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小孩,乍看之下是相當聰明的,不僅會跳舞、會唱歌、會說故事、會背電視廣告的臺詞,還很會察言觀色,全家都管他叫「小精靈」。
但是一談到數字及時間,他可就很沒概念了,比方說從一開始數起,頂多數到三十即戞然而止。要他看時間嘛!更是天方夜譚,今天以後是什麼?他會說是「昨天」,那麼六點之後是幾點呢?他有時會說七點,有時會說九點,有時則會說是三點,真是笨啊!我真想請教你們這些兒童心理專家,我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觀念交流道
與我面談過的父母親中,大概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認為,「時間」是相當簡單,不用學也應該會的東西。沒錯!從你的角度來看,事實的確如此,因為你已遺忘當時如何學習時間的概念了。
其實,時間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觀念,尤其對一個年齡五、六歲的孩子而言,更是如此。他們很難具體了解昨天、今天、明天、後天的關係,但可約略知道幾月幾日的概念。當你問一個五歲的小孩:「幼稚園到底什麼時候放假?」「你是民國幾年生的?」「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他多半可以馬上回答出來,因為他已從父母,或者老師那兒「學習」到了。但要他自我演算:「星期四之後是星期幾?」「你們通常幾點吃飯?」「你幾點鐘上床睡覺?」「爸爸是幾點回來的?」他或許就很難答得出來了。
一個五、六歲左右的兒童,對於時間的觀念,通常只是一種「刺激」與「反應」的聯結記憶,並不具有認知概念。
這也就難怪,孩子經常會將時間倒置,回到未來了。
與時間觀念極為相似的是「數字概念」。一般來說,五、六歲左右的孩子,大概只能從一數到二十或三十,這麼看來,孩子還算正常嘛!但對「數字」的了解度僅到十,十以後的數字大概是訓練的結果,不具有認知意義。因此問孩子「三加四等於多少?」時,孩子可能可以輕鬆的回答說:「七」,但當你問他:「七加四等於多少?」或「九加四等於多少?」時,孩子可能就有困難了。
如果再問他比較的問題,如「輕多少」「重多少」、「大或小」、「遠或近」時,更是有點對牛彈琴。不必急著教孩子太多的數字,口頭的背誦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如何讓它變得更生動有趣,例如,如果你能用「數動物」,或「看圖片找蘋果」的方式,代替一加三等於多少的傳統數字教育,就有味道多了。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