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6日訊】(BBC中文網駐台灣特約記者楊孟瑜報導)蔣經國之子、現任國民黨立委蔣孝嚴,週三(4月26日)宣佈退出台北市長選舉,但今後仍會努力為兩岸關係做出貢獻。蔣孝嚴的退選,被外界懷疑與「未獲黨內高層支持」有關。
針對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國民黨原本是「四強爭霸」的局面,共有現任立委蔣孝嚴、丁守中,及前立委郝龍斌、前任台北市副市長葉金川參與角逐。
國民黨將在5月舉行黨內初選,決定提名何人參選台北市長。布局甚久的蔣孝嚴,突然在週三(26日)宣佈退選。
蔣孝嚴表示,他「以大局為念,知所進退」,基於維護國民黨內部和諧,及促進泛藍團結,因此退選,他將養精蓄銳,另作規劃,為黨國繼續打拚。
蔣孝嚴也表示,報效黨國的途徑很多,台北市長只是其中之一,而他擔任立法委員以來,對兩岸關係著墨甚深,因為這攸關台灣的生存發展,他今後會更專注在這方面,努力做出貢獻。
明爭暗鬥
頗受注意的是,蔣孝嚴在退選聲明中也提到,他當初之所以決定參選台北市長,「無非是希望經由公平的民主機制,爭取服務機會」。
蔣孝嚴說,但近來在過程中,常常看到「兄弟鬩牆、明爭暗鬥」,黨內立法委員、市議員、基層同志,甚至相關家屬等,都很為難的被要求選邊、表態,形成所謂流派、人馬,對國民黨的團結將造成嚴重傷害,他「並不忍見」這些情況。
不過記者會上當媒體提問時,蔣孝嚴並未明確說明這些「明爭暗鬥」的情況,而是強調國民黨內團結的重要,以及讓選情單純化。
蔣孝嚴也表示,他已在這兩天先後拜訪黨主席馬英九,及剛自大陸返台的榮譽主席連戰,說明自己的退選決定。
至於早些時候有媒體報導,指他曾抱怨黨內動用市政府資源支持「特定人選」 ,疑似「初選不公」等,蔣孝嚴澄清表示這些報導並不確實。
蔣家人淡出
蔣孝嚴在國民黨主政時期曾任台灣外長,現在立法委員和中國台商發展協會理事長,在兩岸包機直航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4月6日,蔣孝嚴、郝龍斌登記參選台北市長。//中央社 |
國民黨四位角逐者中,歷來民調大多顯示,郝龍斌居於第一,蔣孝嚴在第二、三名徘徊,而原任台北市副市長的葉金川,被外界視為是現任市長馬英九的「馬家軍」,近來聲勢頗有進展。
一般分析,蔣孝嚴「蔣家後人」的身份吸引的多半是外省籍軍眷選票,其退選後,選票可能會流向具有類似屬性的郝龍斌。
另一方面,同屬泛藍陣營的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是否宣佈參選台北市長,至今尚不明朗。若宋楚瑜宣佈參選,有可能攪亂國民黨布局。
綠軍方面,台聯黨已推出人選,民進黨的參選人選仍不明朗。(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