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日訊】目前癌症已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位,其中口腔癌的盛行率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據統計,口腔癌居台灣癌症死因的第六位,每年有近兩千人死亡;其發生率也高達第七位,每年新增三千七百多人,發生率五年成長高達兩成。
口腔癌發生於口腔顏面部,抽煙﹑喝酒﹑吃檳榔都是主要的誘發原因。口腔癌常造成病患飲食、語言困難及顏面畸型,嚴重的病例甚至導致家庭及社會的沈重負擔。因此,除了杜絕危險因子外,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十分重要。
美國最近發現一種利用唾液的篩檢法,只要比對變異蛋白5分鐘,就能判定是否有口腔癌的徵兆,其準確率高達95%,遠高於血液篩檢的88%。
台北榮總牙科部主任張哲壽表示,現行的口腔癌篩檢,主要得靠醫師目視判斷,或進一步對病變部位作染色篩檢,耗時且昂貴,對於懼怕打針、抽血的病患而言,血液篩檢方式還有推廣不易的困擾,所以這種檢驗唾液的新法,就成為最佳的篩檢方式。
張哲壽說,唾液不僅取得方便,篩檢方式也十分便利,只要取樣0.5CC,5分鐘就可偵測到是否有致癌的危險因子或癌前病變,且相對於血液篩檢要花30到40美元,唾液篩檢較為經濟,只要花費20到30美元,若將來大量上市用在臨床上,費用應該還有調降的空間。同時,此一方法,未來還可能應用到乳癌、卵巢癌等其他癌症的篩檢上。
這項唾液檢測的機器大約會在4月上市,美國也已積極接洽台北榮總跟陽明大學,打算讓這項檢測在台灣進行臨床實驗,若未來研發成功相信將會為人民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文/記者方晴◇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