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得倉中正機場十九日電)日前發生越南籍男子闖關事件,讓人覺得國境安全維護確實需要加強,這是不到三個月再度發生的闖關事件,探究其原因,不外乎機場管制區各單位各自為政,未將把守國門安全當成一回事,只掃門前雪,這種情況持續下去,難保闖關事件不再發生。
在今年初一位導遊已經通過海關查驗檯後,仍被認為可疑遭到海關追出入境大廳事件後,行政院高層召集各單位召開會議研商對策,三令五申禁止類似案件再度發生,但很可惜的是二月十日又有一名加拿大籍男子,未經證照查驗闖關成功,後來遭到航警圍捕後才追緝到案,未料四月十五日晚間再度有一名越南籍男子闖關,並逃逸無蹤至今仍未捕獲。
探究闖關事件一再的發生,固然入境動線設計不符安全維護原則外,最主要的是各單位自掃門前雪的心態,讓把守最後關卡的航警保安隊承受最多的責難,事實上都可以預先防堵。
一位資深警官指出,從查驗隊開始,就要有敵情觀念,不能說只有查驗證照真偽的能力,也要防止不肖分子闖關,過去總以為反正查驗櫃檯後還有海關、安檢組員、保安崗哨等關卡,不可能連連闖關,但不幸的是連連發生闖關成功的事件。
至於海關與安檢組員則是在去年九月以後,不再合作愉快,也就是雙方「權責釐清」,在查驗旅客行李時,安檢隊員不被允許進入海關查驗櫃檯,都必須保持距離,每每海關在忙於檢查行李時,就可能有旅客企圖闖關。
而在接連發生旅客闖關事件後,高層要求建立通報和預警機制,不過實際上卻是陽奉陰違,例如要在海關查驗櫃檯上加裝監視系統,或者在查驗櫃檯加裝預警警報系統,也未安裝。
旅客有心要闖關,若要靠保安隊警員臨場反應,立即進行追捕,在實際上卻是非常困難,反應時間往往只在瞬間,有心闖關仍可輕易得逞,如同十五日深夜的越南籍男子,只差一步警員就抓到他,但根據錄影帶顯示,他是在警員身旁才開始加快腳步,正因為員警未接獲通報,錯失手到擒來的機會。
總之,國境安全需要管制區內外各單位通力合作,共同確保國境安全,而非自掃門前雪,查驗隊只管證照,海關只負責查緝走私和課稅,安檢隊負責查槍、毒,保安隊只負責防止旅客回流,持續各自為政,難保不會再發生旅客闖關得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