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句「如夢幻泡影」,特別顯眼,讓我思索出於靜,歸於靜的人生過程,彷彿就是如此一般。
一切皆夢幻,一切皆虛幻,一切皆曾經有過,一切皆似曾相識。
歌德說過:「人生有兩難,想做的,做不到;能做的,又不想做。」到頭來一場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來也空空,去也空空,那為何要積極努力,擁抱夢想,擁有極佳的願景呢!只因為人生如虛幻,人生如夢影,就人生的置高點來看是如此,但就生命的當下時空而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前面這句話是充實的,實際的自然法則;後者是虛幻的,歌德說過:「人生有如多采多姿的泡影。」似乎更能道出我心中美麗願景的真正意涵。
思也人生,夢也人生,黑白也是人生,彩色也是人生。人生是該如尼采說的:「人生有如多采多姿的泡影。」明明知道結局是一場夢幻,何不把它營造成一場亮麗燦爛、美不勝收的人生呢!
誠如米奇‧艾爾邦在【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書裡,墨瑞教授所說的:「太多人像是行屍走肉,就算他們做著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也似乎是半夢半醒,這是因為他們追逐的目標不對。生命若要有意義,就要投入去愛別人,投入去關懷你周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情。」他說得非常對。
雖然墨瑞教授患了絕症,生命只剩下不到幾個月的時間,他卻不會因此消沉,生前說過:「學會死亡,你就學會活著。」
愛最重要,大詩人奧登說:「不相愛,即如死滅。」人間如果沒有愛的話,猶如折翼的鳥。
歌德說:「我們從何而來?從愛。我們爲何而滅?因為無愛。」與詩人奧登說:「不相愛,即如死滅。」似乎意思是一樣的。所以歌德又說:「愛實在是偉大的功績,沒有比愛更大的了。」
唯有屬於永恆的,才是真愛,施予一切,卻又被一切所拒絕,也依然不改其衷。
我們從母親對於子女愛的付出,無怨無悔,哪怕子女有所怨尤,她也不改變其初衷,可以這麼說:「真正永恆的摯愛,在母親對於子女的愛與關懷。」
歌德是浪漫主義的文學創作家,他說道:「在不勝枚舉的書籍中所出現的,也是不勝枚舉的真理與寓意,但若缺乏愛的結合而左右逢源,則一切的一切不過都是虛幻的空想而已。」可以想見,愛使我們勇於面對生命的挑戰,愛使我們充滿極佳的未來,愛使我們散發熱誠,營造美麗願景。
人生如夢幻泡影,並無不可,因為人從出生就要面對一個確定的答案:「死亡」,然而當我們體會歌德說過:「人生有如多采多姿的泡影。」那麼便會覺得生命還是可以多采多姿,因為有了愛,我們覺得生命的美好;學習愛與關懷,使我們樂於與人分享。
這是個美妙的世界,也是個美麗的人生,因為有情有愛,因為有夢有美,使我們會努力追求極佳的未來,雖然人生如夢幻泡影,那已經不重要了,重點是:「活在當下,付出愛與關懷,分享美好人生。」
我想說:「人生如美夢,如美麗的泡影,就算是夢幻,也曾經有過,成了生命中的永恆價值。」
這就夠了!我深深感謝這夢幻泡影的人生。@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