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工研院推出車道偏移警示與省能混合動力系統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永昌台北十五日電)為展現智慧化車輛領域創新研發成果,工業技術研究院推出國內首次自行研發「車道偏移警示系統」,以及首度發表的 「100kW-2.0L省能混合動力系統」,將可帶動國內汽車產業技術,開創更具前瞻性價值。工研院期望2010年能完成車輛360 度全方位安全偵測系統,並運用於產業界。

工研院在94年成功開發車道偏移警示系統,在持續研發新一代車載資訊服務系統(Telematics)與車內網路整合平台的同時,工研院加強落實機電整合、產學研結合、異業合作,首次跨足先進影像安全領域,並與交大、台大合作結合視覺處理技術、影像辨識演算技術、實車整合與安全警示技術,完成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ane Departure Warning,簡稱LDW)雛型機。

車道偏移警示系統是可準確、即時地偵測與辨別車道線,並針對駕駛不當行為 (例如講電話、調整音響)所導致的車輛偏離,發出警示燈號與響聲。目前已在不同天候環境下 (包括晴天、陰天、雨天、夜間、隧道)完成路況測試,都能達到良好的車行輔助效果。

將來,車道偏移警示系統將更進一步結合特殊攝影鏡頭與後照鏡,追蹤與估測前方、側方的車輛間距,達到車輛間距預警及車道轉換輔助功能,大幅提高車輛駕駛的安全性。工研院也會持續研發影像安全技術,期望2010年能完成車輛 360度全方位安全偵測系統,並運用於產業界。

工研院機械所智慧車輛技術組組長王漢英表示,面對全球能源減少,發展省能車輛技術已成為國際車輛產業不可避免的趨勢,國際知名車廠相繼推出油電混合車,更帶動相關新興產業崛起。

工研院繼研發18kW並聯式小型混合動力系統後,95年再度發表 100kW-2.0L省能混合動力系統。王漢英強調,此智慧型動力管理系統具備電動輔助動力、可於煞車時回收動能、降低引擎運轉噪音並可較容易匹配於車輛空間等特點,以達到節省油耗、減少污染目的。

目前國際複合動力系統車輛僅佔全球市場不到2%,關鍵系統與零組件仍尚未普遍成熟且難以取得,具有相當成長空間,因此工研院藉研發國際同級的動力系統,將可協助國內車輛與電子電機產業,爭取更多未來新興系統與零組件的發展機會。

在經濟部技術處與能源局的指導下,工研院將持續強化既有技術的深度與廣度,不斷與產業、學術界交流,合作開發具前瞻創新性、高度競爭力的先進智慧車輛零組件,帶領國內汽車產業升級,並期許提昇國際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