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醫學中心將納入新版醫院評鑑,但藥師團體擔心,因新制剔除醫事人力設置標準,改由衛生局查核,標準也過低,將引發醫院大幅裁減藥師,危及病人安全。昨日藥師公會與各級醫院協會達成共識,決定行文衛生署,要求醫院評鑑中重新納入藥師人力設置標準。
衛署:修改新制改革可能泡湯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薛瑞元表示,醫學中心評鑑較為複雜、尚在討論中,根據去年一百床以上「非醫學中心」醫院評鑑的經驗,並沒出現藥師人力被裁減現象。若要修改醫院評鑑制度,所有改革可能泡湯。
和信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表示,醫事人力改由各地衛生局查核,但新設置標準的門檻過低,由此推估,醫學中心將多出兩到七倍的多餘藥師,未來勢必引發裁員潮。她以和信醫院兩百床為例,根據署版標準,只要有五到六名藥師,就不會被衛生局罰錢,但該院現有二十七名藥師,才能順利運作。
藥師公會理事代表簡素玉表示,未來醫院為降低成本,勢必循最低標準,病人的安全問題會馬上出問題;且新制只考慮醫院床數與藥師的配比,並未考慮門診的處方箋數,因此門診量越高的醫院,受到的衝擊越大。
不過薛瑞元表示,醫院為了維護品質,不會以最低標準砸自己的腳,舊版的醫院評鑑,老是繞著病床數、各科別硬體等結構面的因素打轉,受到各方詬病,新版評鑑則改以品質指標進行評鑑,希望提昇醫療品質。
醫策會副執行長石崇良表示,新制是為了誘導醫院擺脫傳統的「手工業」,改採更有效率、品質的現代化經營,若又將人力標準納入評鑑,會形成反淘汰,懲罰到經營較有效率的「優等生」。
人力非能力 醫策會盼勿走回頭路
醫策會副執行長石崇良表示,他不樂見醫院評鑑走回頭路,沒有一個先進國家是將人力納入醫院評鑑的指標,而多是以醫療品質指標來規範,呼籲醫界應把眼光放遠,「人力」不等於「能力」,帶動台灣整體醫療品質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不過,和信醫院藥劑科主任陳昭姿表示,衛生署改革的立意良好,但台灣醫療環境尚未如歐美國家成熟,若貿然直接套用歐美國家作法,可能會適得其反,必須要更加謹慎。
陳昭姿表示,藥師人力在舊制已顯不足,若新制上路,最低標準門檻太低,藥師人力只會少不會多。現在許多門診量大的醫院,藥師處理一張處方箋時間非常短,一旦出錯,嚴重可能涉及刑責,犧牲的是最重要的醫療品質。
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劉梅君認為,台灣藥師人力不足,與美國相比,工作量過大,藥師人力不應由各醫院決定,盼衛生署新擬定的人力設置標準,就算不能比照美國,也應該比現在提高,才能減少用藥疏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