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胡健森/宜蘭報導〕宜蘭縣老農李阿海,有兩棵親手栽植了40多年的黃槿樹,曾有人出高價要向他收購他不肯, 如今卻大方捐給母校玉田國小,希望能讓小朋友在涼爽的樹蔭下快樂的成長學習。李阿海雖然書讀得不多,大家都說他比許多人更懂得「吃果子拜樹頭」的道理。
原本住在礁溪鄉的李阿海說,40多年前為了方便耕作,舉家從礁溪搬到壯圍永鎮海邊,並親手在家門口種了4棵黃槿樹,如今僅剩下兩棵,黃槿老樹長得很好,直徑將近50公分、樹圍達160公分,高則約有兩層樓高。
創校已經58年的玉田國小,因為校園內缺少大樹,學童們沒有樹蔭可供休息玩樂,家長會會長吳建和因而四處尋找適合的大樹,最後相中了李阿海所栽種的兩棵黃槿樹,在探詢時發現李阿海竟然是玉田國小的老校友,原本吳建和想要出價購買,李阿海卻爽快地表示願意將樹捐贈給母校。
樹植校庭 嘉惠學童乘蔭
昨天吳建和會同礁溪鄉玉光村村長林月玲等人,聘雇兩台怪手及大型平板車,將兩棵黃槿樹挖起來載運回玉田國小,並將在下星期學校舉辦植樹節活動時,將兩棵黃槿樹重新栽種在校園中。
玉田國小家長會會長吳建和表示,黃槿樹在老一輩人的心中都有相當深厚的感情,原因是黃槿樹的樹葉寬大,早年民眾會利用黃槿葉包粿,不僅環保,蒸熟後的粿吃起來更有淡淡的清香。
婉拒高價收購 樂捐老樹
李阿海則說,這兩棵黃槿樹因為長得又高又大,過去多次有人向他詢問,希望能出價購買,但都遭他回絕,如今他將兩棵樹捐給母校,將能嘉惠更多的小朋友,希望能讓小朋友在涼爽的樹蔭下快樂的成長學習。
小檔案/環保樹黃槿 花、葉可食
黃槿的學名是Hibiscus tiliaceus L.,原產地在熱帶及亞熱帶海濱,屬常綠或半落葉性灌木或喬木,一般是用於水土保持,也可當建材使用,黃槿的樹皮呈灰色,嫩葉及花序有短柔毛。
黃槿在全省的海岸或村落附近經常可見,樹皮纖維可以製成繩索,嫩葉及花可供食用,可炒食或煮食,口味不錯。
以海邊植物而言,黃槿算是極高大的植物,甚至可長到10公尺高,特大號的葉子更是樹木中少有,形狀類似心形,最大可達30公分,生長迅速,四季都會開花。
因黃槿葉片超大,成為早年包「粿」的天然素材,甚至農業時代沒有衛生紙,黃槿葉也常被利用當成衛生紙使用。
(文:記者胡健森整理,圖:資料照,記者唐聲揚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