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書」當超人

游乾桂
【字號】    
   標籤: tags: , ,

  媽媽:「小玫!媽媽告訴妳當客人來訪時,可不能穿睡衣開門哦!那是很沒禮貌的行為。」 聰明伶俐的小玫,一下就記住了媽媽的教誨,並奉為圭臬。

  有天夜晚,隔壁的陳阿姨來訪,不巧,媽媽正在淋浴,只好由她開門。走沒幾步,小玫突然想起媽媽的叮嚀:「穿睡衣不准開門。」於是她若有悟的將「睡衣一脫」,喜滋滋的跑去開門。

  這是一則笑話,一則差點讓我笑掉大牙的笑話。其實,它也是一記警鐘,一記令我不得不深思的警鐘。因為在這則故事中,除了點出小玫的天真可愛外,也點出了父母粗淺的教育理念──只懂得叮嚀與訓誡。
  
粗淺的教育理念,一部分來自於父母的懶得充電,一部分則因為他們把「書」當成超人──奉行不渝。只要是書本所論及的方法、教養理念、育兒絕招,多半照單全收──因為那是專家的話。

  古有名訓:「師言不可違也!」既然是智者(專家)的心血結晶,當然是錯不了。於是父母把一帖又一帖的神丹妙方,不假思索地往孩子身上試煉,直到孩子千瘡百孔為止。

  我的意思自然不是說專家、學者的妙論不值得牢記在心,而是提醒父母:教養方法也有人、事、時、地、物的區別。孩子不同,方法自然有所不同;問題不一樣,處理的方法當然也不能一樣;時間、地點有別,處理的原理、原則自然也需有別。
  
  譬如說,同樣談到「鼓勵」,對一個數學經常考九十八分的孩子,以及一位好不容易考八十分的兒童來說,就有所不同。前者應該讓他明白,分數並不重要,了解其間的「因果關係」才是重要,並該鼓勵孩子從事其他的休閒,不要老與書為伍;對於後者,則應該讓他了解:「八十分很不錯哦!我相信你下次會考得更好。」

  曾有父母告訴我:「教養如果真的需要大傷腦筋,那還得了。」言下之意是,他們僅需要一本猶如尚方寶劍的書。老實說,果真有這寶典,我相信一定有數以萬計的父母,會企圖以千金兌換,可惜這部寶典不能有,也不可能有──因為你才是孩子的聖人,書永遠只是「依據」。唯有你願意陪孩子走過成長的歲月,「書」才能真正的發揮效用。

  誠如我喜歡把「書」譬喻成一支釣竿般,釣竿的好與壞即使重要,但也永遠抵不過垂釣者的技巧來得更具關鍵。

摘自: 游乾桂著作《別讓童心去流浪》一書@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