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9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許波2006年3月29日台北報導)在目前H5N1型禽流感病毒席捲亞洲、並不斷向世界其他地區蔓延的過程中,台灣成為亞洲少數幾個沒有出現疫情的國家和地區之一。
韓國、日本和越南等國家2003年底出現禽流感疫情之後,在短短兩年時間裏,亞洲大部份國家相繼淪陷。疫情還迅速向西擴展,歐洲等地也紛紛受到傳染。目前全球已經有186個人類感染H5N1型病毒的病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和中國大陸等地都有10到數十人死於這種致命的病毒,禽鳥類的感染更是不計其數。
台灣毗鄰H5N1型病毒重災區,但是至今卻既沒有人類感染H5N1型病毒的的病例,甚至也沒有出現家禽感染的現象。說到這些,台灣會有民眾非常引以自豪。台北一個街頭早市賣雞的攤販告訴記者,現在有疫情的國家都到台灣來買禽類產品,所以他們的生意非常好:“現在外國都有禽流感,連日本人都到台灣來買。”
*政府民間長期努力結成果*
這位攤販連聲感歎台灣真是幸運。但是官員們卻表示,台灣能夠獨善其身並非偶然的運氣,而是政府和民間團體長期腳踏實地努力的結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查局副局長葉塋在接受採訪時說,禽流感傳染的載體是無所不至的候鳥,這就為防止禽流感蔓延帶來許多難處。這位主管動植物免疫工作的官員很自豪地表示,台灣的預防工作啟動得早,做得比較細緻。
葉塋說:“防範的工作我們不是從現在才做,而是從1998年就開始了。在禽流感開始流行之前,我們的研究人員就注意到家禽流行性感冒,我們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做監測工作。”
葉塋告訴我們,2003年台灣的家禽曾發生過低病原性流感,這種普通禽流感並不具有能夠導致人畜相互傳染的H5N1型高病原性病毒的危害,但是政府主管部門和研究人員認識到,這種低病原性禽流感有可能變異成高病原性病毒,因此捕殺了全部染病的家禽。
面對目前正在擴散的兇猛的H5N1型病毒,台灣當局採取的一些應對措施也格外引人注目。動植物檢疫局副局長葉塋告訴記者,當局在採取了一般性預防措施的同時,正在逐步推廣為所有家禽飼養場安裝防護網的計劃,讓野生候鳥與家禽完全隔離。
葉塋說:“這可能需要幾億的經費,目前已經得到行政院的核准,提供經費。這筆經費不是完全由政府出,而是農戶與政府對等,各出一半。”
*防護網計劃受到農戶歡迎*
這位具有博士學位的免疫官員說,防護網不但有效控制了家禽感染禽流感,而且也能防止野鳥爭吃家禽的飼料,因此受到農戶的理解和歡迎。政府已經做出決定,要求所有飼養家禽的農戶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安裝防護網。目前加拿大農業部門正在台灣取經,學習防護網的經驗。
政府正在研議的另一個重大措施是限制並逐步取締傳統市場的活禽宰殺。在台北街頭的傳統市場,到處可以看見這樣的場面,顧客選中關在鐵籠裡的活雞活鴨,由商販現場宰殺,場面看起來非常恐怖,但是消費者卻喜歡這種鮮活的口味。一位女顧客說:“有區別,冰凍和這種現殺的不一樣。”
一位攤販一邊擺弄殺好的雞,一邊試圖打消記者的疑慮。他說:“我告訴你,如果你在產地防護工作做得好,就不會有問題的。”
*政府考慮改變活禽宰殺傳統*
可是政府卻不這樣認為,陳水扁總統最近在不同場合指出,傳統市場的活禽宰殺是禽流感蔓延的潛在死角,他呼籲各級政府開展督導工作,參考先進國家經驗,考慮是否應該完全取締傳統東方市場的血腥場面。
不過,這是一項事關經濟管理、飲食文化以及民俗的綜合工程,不僅涉及到家禽飼養業主和商販的利益,也觸及到消費者的利益。動植物防檢局副局長葉塋說,要完全取締傳統家禽市場,必須首先修改相關法律,目前政府仍然以宣教輔導為主。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