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均懋台北二十七日電)據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統計,去年第4季手機主面板使用小尺寸TFT模組比重正式突破50%;由於手機顯示面板向來是STN-LCD模組的最大應用市場,在手機主面板使用TFT模組比重不斷提高下,STN-LCD廠商未來營運前景堪憂。
今年以來,國內上市 (櫃)的STN廠商股價持續滑落,充分反映出市場對STN模組市場,逐漸被TFT模組取代的憂慮。
據統計,去年全球手機市場約達到9.44億支,其中以TFT模組為主要顯示面板達4.32億支,佔去年手機市場比重達45.7%。以去年4個季度TFT模組佔當季手機出貨量比重,分別呈41.3%、43.5%、45.9%及50.3%等上升趨勢;尤其在目前強調影像傳輸的第3代行動電話潮流下,適合展現動態影像的TFT面板應用在手機上的比重,勢將進一步提高。
與TFT模組比較,STN模組產品具有低成本、低價格,及容易變更設計等優勢,以一個第3代TFT-LCD面板生產線而言,光罩費用動輒在新台幣千萬元以上,相對STN生產線開模費用僅數百萬元,使STN-LCD廠商至今仍較TFT廠商保有低價格的優勢。尤其在不強調附加功能的中低階手機產品上,TFT模組仍無法撼動STN模組的地位。
STN模組雖具有低價格的優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樣具有低價格優勢的CRT監視器產品,近年來被液晶顯示器大量取代是不爭的事實,而此現象是否會再一次發生在STN產品上,深受市場關注。若觀察TFT-LCD面板在監視器市場、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均呈逐年、逐季提高的趨勢看來,這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與CRT監視器比較,液晶監視器具有省電、低輻射、節省空間等特性,讓僅強調低價的CRT監視器無法與之匹敵,市場規模急速縮小,僅剩中南美洲、中國大陸等市場;同樣的,在走向第3代行動電話 (或無網區域網路)的已開發國家手機市場而言,使用TFT模組顯示螢幕也是必然的趨勢。
在此一趨勢下,STN廠商近年紛紛投入TFT後段模組組裝業務,以爭取商機;不過,STN廠商投入TFT模組業務本身有風險考量,例如外購TFT-LCD面板需要面板廠長期配合,且TFT面板的良率必須相當穩定,另外,TFT模組組裝業務毛利率偏低,過度投入恐將損及獲利能力等。
據光電工業協進會 (PIDA)統計,去年全球STN-LCD產業產值約57億美元,預估今年STN-LCD產值將衰退至49.75億美元,衰退的主要原因即是TFT模組將進一步侵蝕STN產品原有的市場;在產業大餅縮減的情況下,國內STN廠商只有努力降低成本,以瓜分日本STN產業現有的市佔率,作為業績持續成長的踏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