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7星彩规则 - App Store

父母應該對孩子說的100句話〈1〉

讓我聽聽你的想法
陳慧心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青青平時很聽爸爸媽媽的話,只要是父母要求她去辦的事情,她都會老老實實地去完成,媽媽對此感到頗為安慰,經常對別人誇讚青青的懂事,乖巧。

不過,這段時間青青卻變得有點叛逆了,到底是為什麼呢?話還要從學英語開始說起:原來,媽媽覺得青青剛升入國中,打好英語基礎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媽媽就幫青青報名了一個英語補習班,上課的時間定在每週的週六、周日。媽媽認為青青一定也想把英語學好,所以,事先也沒和女兒商量一下。

這天,青青回到家中,媽媽就和她說了這件事情:「我給你報了英語補習班,週末兩天都要去上課了。」

青青聽了,有點不高興地說:「怎麼事先沒有和我商量一下呢?我不去!」

媽媽聽到女兒的爭辯,倒是有點驚訝了,在她的印象中青青可是一個絕對聽話的好孩子。媽媽詢問道:「沒有事先和你商量是我的疏忽了,英語補習班對你的英語學習很有幫助,要是你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和媽媽聊聊嗎?讓我聽聽你的想法吧?」

青青這時才緩緩地開口:「媽媽,你忘了嗎?我每週六還要去學畫畫,我是多麼喜歡畫畫呀,再說,凡事不能半途而廢,不是嗎?」

媽媽這才記起女兒學畫的事情:「哦,抱歉,媽媽忘記了,那麼,我們好好商量一個既能學畫,而不耽誤學英語的方法,好嗎?」

青青感激地望著媽媽,說道:「謝謝媽媽,謝謝你的理解……」

生活中,家長們常常會自作主張地幫孩子們決定一些事情,而自己往往會以為這些事情也是孩子喜歡的,想要的。殊不知,孩子們有時候會有自己的想法,當孩子不接受家長的安排時,父母們不妨認真地詢問並傾聽孩子的理由,以藉機會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積極的傾聽不僅是父母與孩子對話、教育孩子的有效途徑,他本身也是一種教育。受父母的言談舉止的影響,孩子對他所處的環境也能以主動和自信的姿態出現,能夠從容和理智地去處理和解決問題。

作為父母不僅要做到要能夠傾聽孩子的心聲,更要引導孩子去主動的傾聽他人的故事,在交往之中尊重他人。如果孩子感到我們從來就不傾聽他們的訴說,孩子心裡會怎麼想?當他們說「我不睏」,你偏說「上床睡覺」的時候;當他們說「去公園玩」,你偏說「別來煩我」的時候;當他們說「我不餓」,你偏說「把它吃了」的時候,你給孩子傳達的又是一種什麼樣的資訊呢?只有父母在傾聽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想法的時候,他們才會感覺到父母對他們的尊重,而在同時,父母也是在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和交際能力。

許多時候,孩子並不需要父母的指導和教訓,他們需要的是有人傾聽他們的訴說,有人理解他們的感受,所以,最好的溝通就是傾聽。

* * *

專家建議:

家長們應該怎樣傾聽孩子說話呢?

⊙第一步,停下來。當我們做一件事情之前是否先得把其他的事情停下來?你不可能一邊演算習題,一邊看電視,也不可能在與人聊天的同時寫一份文件。聽孩子說話也是同樣的道理,最好停下手頭會分散你注意力的事情,全神貫注聽孩子說話,這本身就是尊重孩子的態度,同時也能為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準備一個良好的環境。此外,要把心裡上的種種成見、偏見拋開。有些父母認為:孩子說功課難,肯定是他不用心;抱怨老師一定是犯了錯……用成人的想法去評判孩子是一件愚蠢的事。

⊙第二步,自己來。有些時候為了解決問題,或者為了讓孩子總結經驗教訓,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進行分析和判斷,而父母依然做一個傾聽者,並對孩子的分析和判斷作簡單的引導。父母說的再多,孩子未必聽得進去;而經過他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則會成為他自己的經驗,父母可以試試下面的辦法:

◎直接詢問孩子,父母應該在接納和認同孩子的情感的基礎上心平氣和的詢問。

◎讓孩子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如「某老師沒瞭解全部事實就訓斥你,這的確是他不對,但老師可能對你期望很高,看到你的毛病就急了。你說呢?」

轉載自:婦女與生活社《父母應該對孩子說的100句話》@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