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國科會卓越躍升策略將提高優異專題研究經費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九日電)過去對優異學術研究的定義將從數量改為品質,行政院國科會訂定「卓越躍升」策略,將提高優異個別型專題研究計畫的補助經費和延長計畫補助期限,一次給足五年的研究經費;同時排除論文數量的機制,改以論文的品質與影響係數為「傑出研究成果獎」的規定。

為激勵國內學術研究及提高學術論文發表意願,國科會過去引用「科學引用文獻索引 (SCI)」、「社會科學引用文獻索引 (SSCI)」或「工程索引 (EI)」的論文篇數與期刊排名等數據,作為獎勵國內卓越學術研究的重要依據。

從總體數據來看,93年台灣發表在SCI學術論文篇數的全球排名為第18位,EI排名第11位,顯示台灣整體科技研發水準已有提升。但是93年台灣論文的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IF)為2.52,較韓國與新加坡各(2.81)為低,積極讓學術論文由量的增加到質的提升,將是國科會推動支援學術研究的工作重點。

國科會新任主委陳建仁指出,為提升國內論文的品質,以彰顯個人或國家整體的學術卓越,國科會將提高優異個別型專題研究計畫(MERIT award)的補助經費及延長計畫補助期限,一次給足五年經費;同時,將修正傑出研究成果獎的規定,摒除僅以SCI或SSCI論文數量為依據的審查機制,改依研究者發表論文(或著作)的品質或影響係數被引用次數作為傑出研究的審查重點,並以一次給足獎勵金等方式辦理。

陳建仁表示,這幾年在審查國外作者論文時發覺別國學術界品質進步的速度讓人訝異,台灣若再不從研究和論文的品質及被引用次數 (影響係數 )來提昇層次的話,台灣很快就會被別國學者趕上,畢竟科學家不但是要發現真理和定律,而且有影響力才是好的科學家。

他強調,1865 年奧地利遺傳科學家孟德爾提出雜交試驗的文章,但是直到 50 年後才被其他科學家赫然發現,原來半個世紀之前就已經有遺傳定律的相關文章,孟德爾才打響名號,而台灣有許多明星科學家默默從事國際間相當先進的研究,只是大家不太認識他們,今後國科會對這類會帶領台灣領先國際的明星科學家們要多重視,讓他們的研究成果多影響人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