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彭顯鈞、李明賢/台北報導〕立院新會期昨天開議,軍購案等重大議案又在程委會遭到封殺,這是軍購案第四十六次無法排入院會議程。國民黨人士表示,軍購案採一般預算,黨內已有高度共識;反倒採購潛艦分成二派意見,軍系立委主張採購,非軍系則認為應暫緩,如何化解歧見,將是軍購案能否通過的關鍵。
本會期程委會昨日第一次處理議案,民進黨團把過去無法排入議程的議案再次提出,包括軍購案、監委人事同意權案等十五案。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要求把上述議案全部封殺,經表決藍營以十五比八的人數優勢將軍購等案封殺。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曾永權表示,國民黨不會為討好美國而改變,預估5月前凝聚在野共識,支持合理軍購。親民黨團幹事長李鴻鈞也說,橘營反凱子軍購立場不變,若國防部改列一般預算,也要評估是否排擠教科文預算,才會決定支持與否。
此外,反軍購大聯盟昨日也發動群眾前往立院陳情抗議,並向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喊話:「不要當美國第五十一州州長」!
總預算解凍 也被擋
〔記者田世昊、黃維助、彭顯鈞/台北報導〕九十五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立院凍結二千二百三十億元,立院要求政院必須報告後始得動支,但政院最近向立院提出約五百億元預算解凍報告案,昨天卻在程委會遭在野黨封殺,無法排入議程。
立法院長王金平對此指出,預算解凍報告案並非政治性的議案,不應在程序委員會上受到「程序阻擋」,如果泛藍對報告案有意見,可在委員會反對該項預算解凍,但不要在程序委員會擋人家。
這份各部會針對遭立院決議凍結預算,所送出的首波解凍報告,包括衛生署、國安會、環保署、教育部、國防部、中央研究院、經濟部等單位,涉及解凍預算的總金額達到四百九十六億九千五百多萬,但全數遭擱置。
如果預算無法順利解凍,影響層面包括預算遭凍結三分之二的國安會,面臨發不出薪水的窘境,環保署的人事費與基層垃圾後續計畫也受影響,衛生署防疫業務、學校辦理學生跨校修課等業務,也都受波及。
而國防部的光華六號、迅馳專案、無人飛行載具系統預算,也都遭凍結;而安捷專案遭凍結部分,是積欠美方的專備款,如延遲付款將因違約而遭罰款。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各部會依藍營要求請立院安排議程,結果還遭封殺,根本就是刻意杯葛和癱瘓施政的新做法,黨團對此難以接受。
認定軍購不過 中國有恃無恐
記者黃維助/特稿
儘管軍購案在立院已出現解套契機,值得注意的是,美方透露中國對美軍售台灣的抗議程度已從強轉弱,甚至聽不到抗議聲音,因為中國認定台灣不會通過軍購案,中國對台灣處理軍購案的「結果」顯得有恃無恐,不正是台灣國家安全的重大警訊?
立法院長王金平訪美,美方數度傳達兩岸軍力嚴重失衡的訊息,並對台灣自我防衛決心不足深表疑慮。
而從立法院昨天一開議,程序委員會就再封殺軍購案,顯見泛藍陣營若非逐步落入中國的圈套而不自知,就是甘為反扁而罔顧國家防衛力量的提升。
美方的認知很簡單,中國軍力擴張的速度,遠非台灣所及,就算台灣通過三項軍購案,頂多只是縮短兩岸軍力的差距,但偏偏軍購案在台通過的阻力重重,尤其部份藍軍人士反對軍購案是以避免造成兩岸軍備競賽為由,更令美方感到詫異,不解為何中國不斷擴張軍力之際,台灣卻自我設限,任令兩岸軍力失衡情況持續擴大。
對於批准售台三項軍購的布什政府,中國最初採取強烈譴責的抗議手段,但不過幾年時間,軍購案長期遭藍軍擱置在立院程委會無法付委討論,另一邊的中國,對美抗議聲浪也漸漸沈默。
中國態度的轉變,並非因為抗議無效而作罷,而是認定台灣不會通過軍購案。若國親陣營無視兩岸軍力失衡程度已嚴重危及台灣的國防安全,甘於與中國唱和阻撓軍購過關,中國當然有此自信可以預判軍購過關無望,但這不也正是台灣的重大警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