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中醫肝病的治療與預防

文/桃園慈航中醫診所李應達醫師

人氣: 14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2月11日訊】中醫學認為肝的功能是主疏洩、藏血、喜條達而惡抑鬱。主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與膽互為表裏。故中醫肝病可表現為血液、筋脈、消化、情志、眼睛等方面的疾病。現代醫學所指的「肝炎」是傳染性病毒性肝炎的簡稱,主要是由肝炎病毒入侵,使肝細胞的功能發生障礙,或損害肝細胞而出現的肝臟本身的一種病變。所以,中醫的肝病不能與現代醫學的肝炎劃等號。

  中醫的肝病有虛實之分。虛證多見肝陰、肝血不足證,症見面色無華、眩暈、多夢、耳鳴如蟬、眼乾澀、視物模糊、肢體麻木或筋脈拘急、肌肉時有抽動、爪甲不榮;女子則見月經量少或閉經。
實證則以肝氣鬱結證多見,有少腹脹痛、痛經、月經不調、脈弦等症。此症多為情志鬱結,肝失疏洩所致。一般性情暴躁,心胸狹隘,性格內向的人易患此症。在實證中,還有肝火上炎證,臨床表現為頭痛暈眩、耳鳴如潮、面紅目赤、口苦咽乾、脇肋灼痛、煩躁易怒、失眠多夢,或吐血衄血、便秘尿赤、舌紅苔黃糙、脈弦數等。可用龍膽瀉肝湯治之,此方苦寒易傷腸胃,不可久服常服。也可以用此方加腸胃藥,就不會傷腸胃或防止服此方引起的腹瀉。

【經驗】
1、憂鬱症:中醫稱為肝氣鬱結,症狀為精神抑鬱,情緒不寧,善嘆息,胸悶,少腹痛或脇肋脹痛,噁心噯氣,婦女月經不調,常發脾氣,失眠等證,治方可用加味逍遙散。
2、貧血:中醫講肝是藏血的器官,如果肝血不足會頭暈、頭痛、失眠等證,還有營養不良,長期減肥的人,也會引起肝病,所以有人說肝病是一種富貴病,就是要吃營養的食物,又不能太勞累。女人有生理期,所以補肝血更為重要,最好在生理期過後,服用二到三帖四物湯,能補血又增強體力。男子若肝血不足,亦可用四物湯加減,但男子注重補精,所以通常和六味地黃丸一起使用。

【肝病的預防與調理】
1、保持樂觀人生:肝與情緒有密切的關係,肝病患者可從事園藝休閒,種植樹木花草,並適度運動,對病情有良好幫助。
2、要有充分的休息時間:
中醫的觀點,晚上十一點至淩晨一點,血行在膽,一點至三點,血行在肝。肝膽功能不佳者應儘量在十一點之前就寢,如此血行才能在半夜一點至三點運行到肝臟。
3、戒酒、戒煙:過量飲酒,對肝臟損害很大,肝臟代謝會失常,所以有肝病者如長期大量飲酒等同自殺。一旦肝臟有病,最好一滴酒也不要喝。
吸煙時血液中的尼古丁濃度會提高,而這些尼古丁又需要由肝臟來解毒與負擔,所以有肝病的人也要戒煙。
4、食物忌口:如油炸食物、酸辣、刺激性食物、咖啡、濃茶等;熱性水果如芒果、荔枝等儘量少吃。避免進食不新鮮的食物,包括發黴的米或玉米,及防腐劑,加工調物品、人工色素、鹽醃、煙燻、發酵等食物。
5、不可任意吃藥:如抗生素、口服避孕藥、感冒藥、止痛藥等類藥品。
6、 不可迷信來路不明的偏方、有病仍須找合格醫師治療。◇(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