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9日訊】
課文19.3
如 囊 螢, 如 映 雪,
Rú náng yíng rú yìng xuě
家 雖 貧, 學 不 輟。
Jiā suī pín xué bú chuò
(譯文)
晉朝的車胤(yin)夏天抓螢火蟲裝入紗袋中,作為照明燈,用來夜讀,同朝代的孫康冬天夜黑,借院子中白雪的反光看書。他們家境雖貧窮,但學習始終不停止。
(註釋)
囊螢:用口袋盛螢火蟲。
輟:停止,中止。
(故事) 古人的學習精神
晉朝時期,有個叫車胤的小男孩。雖然家境貧窮,但他懂得學習的重要,讀書非常用功。在父親的教導下,學到了各種知識。
有一年夏天,家裏窮得沒有錢賣燈油,他只好藉著月光讀書,但還是看不清楚,十分苦惱。這時,他突然看到許多螢火蟲,在空中一閃一閃的飛舞。他靈機一動,想出一個好辦法,於是捉了幾十隻螢火蟲,把它們放在一個白紗布作的袋子裡,掛在案上。很多螢火蟲縱橫交錯翩翩起舞,形成了一束明亮的光源。從此,每逢夏日,他每晚都藉著螢火蟲的光,埋頭苦讀。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來他終於成為一個很有學問的人,被朝廷重用,當上了史部尚書。
同朝代的孫康也是如此,小的時候非常喜歡讀書,常讀到深夜。他的家裏很窮,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了。
在一個寒冷冬天的深夜裡,屋裡很暗,實在看不清書本上的字了。他起身走到窗前,突然發現院子裡很明亮,向外一看,原來是外面地上的積雪在月光下折射的光。孫康連忙跑到院子裡看書。雖然很冷,但他專心致志,竟然忘記了寒冷。從此,只要一下雪,他都會到屋外讀書。
孫康憑著這種刻苦的精神,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