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微言:勇者無懼 勇者樂觀

郭微言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9日訊】楊玉欣在十九歲的時候,得了「三好氏遠端肌肉病變」病,她的姐姐和弟弟也在同一時間發病。當醫師對她的父母和姐姐宣告「她這種先天的病通常都是從腳趾、腿部開始,然後擴大到全身肌肉萎縮,最後癱瘓以至器官衰竭而死,這個病恐怕好不了」,一家人聽了,都無助地失聲痛哭。

可是,楊玉欣卻給自己起一個「樂觀的偏執狂者」的封號,她練就了「只要心中閃過一絲一毫的壞念頭,就會立刻把它遺忘了」的本事。無怪乎,朋友形容楊玉欣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觀者」。

她因為行動不便,無法上下公車,每天只好都搭乘計程車上下班。她曾經碰到一位計程車司機,述說太太也是先天性腎臟萎縮,住院住了很久都快不行了,而且還有一個智障兒子也遺傳了太太的疾病,他平常開車之外還得醫院家裏兩邊忙著照顧。同病相憐,楊玉欣動了惻隱之心拿出了身上大半的鈔票給司機,請他就帶太太去吃頓大餐吧。

楊玉欣說,當面臨別人對她造成的負面情緒時,她通常都會以「誤解」來為他人緩頰說項,盡力選擇遺忘不好的事來因應所有的負面情緒。

人們似乎習慣只記得不美的事,常常把美麗的事物反倒忘記了,而她卻寧可選擇多注意一些週遭的美麗事物,同時,藉此也好讓自己多多學會對他人的尊重、理解、寬大、與慈善。在「生存理論」中,她最津津樂道的是「衝向火焰」理論,她認為,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碰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失敗、困境或難關,而生命的意義重點在於整個「衝」的過程。因此,遇到這種情況,絕不坐以待斃,而是要面對,甚至於要超越,一定要衝過去。

勇者無懼,勇者樂觀。一代大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我們願意為樂觀的勇者致敬。(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眼睛、眉頭開的人,思考方式比較正面,天性樂觀又陽光,其特質容易感染周遭人,在職場上更能提昇工作氣氛,可以說是是職場上的開心果,如果眉毛清(每一根很清楚、不糾結)的人,那種樂觀陽光的特質會更顯著。
  • 【大紀元1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六日電)台北縣中和自強國小二年十班的陳沛縈同學,是個笑容燦爛、字體端正秀麗、成績優異的好學生,九歲的她喜歡畫畫、玩創意,與同學相處融洽。如果沒有親自看見,你很難想像沛縈是一位罹癌而切除了三分之二右手的女孩,但樂觀勇敢面對人生的挑戰,彩繪出美麗繽紛的圖畫。
  • 【大紀元11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六日電)台北縣中和自強國小的獨臂女孩陳沛縈勇敢的抵抗病魔,堅強的面對失去右手的殘酷事實,不向生命低頭的學會單手料理生活與課業,在她身上讓人看見一位生命的鬥士。感人故事的背後也有著父母的鼓勵、師生的支持,在自殺率上升之際,陽光天使的故事,給予消極憂鬱的人許多啟示。
  • 據悉﹐賈甲抵達泰國後已拿到臨時難民證,然而面對泰國無所不在的中共黑手,賈甲的處境仍不樂觀。他希望國際社會能伸出援手,幫助他脫離險境,推動中國的民主運動向前發展。未來一段時間,哪個西方國家能衝破中共的阻力,率先提供賈甲政治庇護,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