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間,上海有個雷雲尚,是個孤兒,家裏很窮,小時討飯揀破爛;長到十三、四歲就到船上拉纖。後來雷雲尚積攢了一小筆錢,買些日用百雜貨,挑起貨郎擔做小生意。雷雲尚為人老誠厚道,處處謙恭和氣,他賣的貨物薄利多銷,生意越做越興隆,漸漸成了上海數得著的富戶。
雷雲尚發跡後,不忘自己經歷過的苦難生涯,對那些無家無業的窮人和殘廢人總是慷慨接濟。
這一年江南大旱,糧食欠收,饑民成群結隊湧入上海。雷雲尚眼見饑民賣兒賣女,啼饑號寒,心如刀剜箭穿般難受,他叫夥計支起幾口大鍋,晝夜煮粥,捨飯捨衣,賑濟饑民。
這一天,時值雷雲尚捨衣捨飯第四十九天,天近二更,饑民們也陸續散去,夥計收拾好鍋碗瓢勺關上大門正要去睡,猛聽大門被人擂得「咚咚」響,夥計問道:「是誰何事敲門?」只聽門外一老公答:「我是來捨飯的。」夥計說:「今天捨飯已捨完了,明天早點來吧。」老公惱怒大吵大鬧道:「我上了年紀,腿腳不便,起早走到這裏,誤了時辰,不給我飯吃,想讓我餓死不成!大家都說雷雲尚是個大善人,看來也是個假善人呀!」
夥計見老公動氣,趕忙開門,把老公請進院裏,好言勸道:「我們雷掌櫃是真心行善,因為他獨生公子患喉症,嗓子腫疼,水米不進,已四五日了,多次求醫服藥,全無效驗。眼看性命難保。就這樣,雷掌櫃怕喧鬧,所以早點歇息了。」
老公聞言把眼一瞪,吼道:「他那兒子就恁主貴?就得把我餓死!他不假善人是啥?」夥計們怎麼勸也勸不住。
雷雲尚正在裏屋照料兒子,聽見前院吵嚷,忙起身來到前院,問過夥計後,上前給老公賠笑施禮道:「老伯伯請息怒,到客廳敘話。」老公一見雷雲尚,怒氣全消,呵呵笑道:「好,好,好,雷掌櫃果真名不虛傳哪。」
雷雲尚一邊陪著老公往客廳走,一邊吩咐夥計去廚房預備飯菜。兩人在客廳裏喝過幾杯茶,夥計把做好的飯菜端上來。老公也不客氣,抄起碗筷大吃大喝。吃完飯, 也不道謝,起身告辭道:「老漢向來不白吃人家,今夜打擾掌櫃,無物可贈,聞令郎患喉症日久,治療無效,今我說一藥物,服後即癒!」說罷,用食指沾茶水在方桌上寫下「珍珠」二字,也不等雷雲尚相送,飄然出門,轉眼不見,雷雲尚驚得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正在這時,忽然夥計前來稟報,外面又來一瘸腿老公, 要討飯吃,雷雲尚又吩咐夥計去廚房做飯,親到門前迎接,瘸腿老公飯飽菜足之後,也不道謝,又用指頭沾水寫了「牛黃」兩字,抽身出門去了。
就這樣,一個剛走,一個又來,至午夜時分,共來六人,走了六人,說了六種治喉病藥物。雷雲尚性本聰敏,自思今夜之事,決非巧合,必是自己善行感天,天降神仙搭救。忙把六位神仙所寫藥物記下,這六味藥是:珍珠、牛黃、麝香、腰黃、冰片、蟾酥。第二天一早,雷雲尚命夥計持藥方去藥店抓藥,煎熬後讓兒子服下。這藥一劑入喉,頓覺一陣清爽,腫痛漸消,須臾已能張口說話;服藥二劑,公子便能吃喝,喜得全家人燒香放炮,叩謝眾仙。
兒子病癒,雷雲尚十分歡喜。在歡慶中,他又推己及人,想到自家有藥治病,兒子還險些送命,那些無業窮人得了喉病,無錢醫治,不知要死亡多少!天賜良藥,理應廣施天下。他把心事說出,全家人皆拍手稱道。於是,他便拿出數千兩白銀購置藥物,研末制丸。因藥方系六仙所傳,故定名「六神丸」。凡患喉症、爛喉痧、乳蛾腫疼及疔癰癤而登門求藥者,一概施捨,分文不取。此藥藥到病除,聲名大振,登門取藥的,來信要藥的,應接不暇。
一日,雷雲尚到武當山朝拜,路過武昌,見江邊有人賣喉藥,索取高價。伸手接過看時,正是自己所製丸藥。仔細詢問,方知是藥販子冒充病人,騙取捨藥,轉手倒賣。雷雲尚十分生氣。他回到上海後,立即專設藥廠製造六神丸,在各地設點出售,只收成本費,既方便病人,也有效地防止了藥販坑人。
那時盛六神丸的藥瓶,系用牛角刻製而成,上刻「六神丸」三字,下注「上海雷雲尚制」,以防冒充。雷雲尚去世後,雷家子孫按方制藥,藥瓶上仍註明「上海雷雲尚制」。這一來是為了紀念先祖功德,二來是因為雷雲尚的「六神丸」,早以譽滿中外了。
文章來源: 中國傳統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