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清晨,因為摩托車的機油需更換,就在練完功之後,順道在回家的路上找到一家己開門營業的摩托車店維修我的愛車。
進入這家店,只見老闆娘馬上起身前來服務,我才說需要更換摩托車機油,及調整後視鏡二句話,她就迅速熟練的開始作業,先放油,又更換了我沒注意到已過期限的齒輪油。我正納悶為何她知道?她適時地解釋這項保養是約3000公里更換一次,從里程表上已觀察出問題,這對於機械一向外行的我而言,她專業且細心的服務讓我倍感安心。
就在此時,老闆也尋找適合的機油幫我更換,除細心的為車子調整後視鏡之外,還主動檢查煞車線、胎壓,並將其調整至安全的標準。工作中夫妻二人雖不發一語但默契十足又合作無間,眨眼間,機車彷彿重生般的出現在我眼前,用重生來形容,是因為深深感受到車店夫妻二人將我的車當成他們的小孩般,細心呵護,在他們確認這台車已安全無虞時,他們才放心的把它交給我。這不禁讓我汗顏,平日常口說愛車愛車的,卻從不曾如此細心照顧它。
顧客至上誠懇待人
老闆是一位樸實敦厚的年輕人,雪白的制服上戴著工作證,看得出他很尊重自己的工作,一個看重自己工作的人也很難不令人尊敬他。
我好奇問起女主人,老闆從事這一行多久啦?她含蓄的望了老闆一眼笑了笑說,經營這一家摩托車店已有14年了,當初,先生退伍時曾經想進瓦斯管理處當公務員,又想做鐵窗、鐵門的生意。徬徨之際,婆婆到廟裏抽籤,結果都是下下籤,意思是如果進瓦管處會遭小人陷害,若經營鐵窗、鐵門恐會因此殘疾終身。
後來機緣湊巧,當了隔壁開機車店鄰居的學徒,婆婆再次到廟裏抽籤,這次求了一個上上籤,就這樣,先生開始了7個月的學徒生活,之後開了這家店,而她也在10年前嫁夫隨夫的入了這一行。
正與老闆娘閒聊,老闆注意到我車上大包小包的生鮮,長時間曝曬在太陽底下,於是將我的摩托車牽進店裏的陰涼處,動作雖小,卻體現出一顆為別人著想的心。
付錢給老闆時,只見他趕緊拿起一塊毛巾擦拭手,然後雙手合併置於胸前好讓我把錢放在他手中,感受到他對客人的尊重,注意不把工作中弄髒的手示人,也不管客人付出金額的大小,他都誠懇的接受。
正是萬事起頭難,在同行林立的都市中,如何披荊斬棘的開創出一條生路,需要比別人更多的用心,而這間小店能吸引顧客一直上門的最大原因,就是老闆專業的技術與一顆誠懇待人的心,還有他們那份安全第一、顧客至上的信念。
夫妻二人身體力行的實踐服務的真諦,這與社會上一些公司花大錢聘顧問,做了許多流於形式的開會、訓練,只為求得一張服務認證的表面工作,相比之下,高下立見。
原來,心才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其餘都只是形式與表面而已,「服務」並沒有什麼高深的學問,關鍵在願不願用心。若能將心比心為對方著想,自然能瞭解也滿足顧客的需求不是嗎?一間小小的摩托車店,讓我看見台灣社會向上更向善提升的力量,一種對生命認真的容顏。◇(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