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五日電)第二屆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台灣區選拔賽今天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行決賽,經過激烈的搶答後,最後由高雄市福山國中三年級學生林丹棋抱回冠軍獎座,二、三名是台北市興雅國中的彭梓桓與張盛惟;他們三人明年七月將代表台灣,參加在美國舉行的第八屆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
國家地理知識大競賽台灣區選拔賽經過初賽、複賽選拔後,共有九十六名選手晉級今天的決賽,上午透過筆試測驗,選拔出十二名選手參加問答賽,之後再依照成績優劣,選出前六名選手參加總決賽。
下午登場的總決賽,以單答題、複答題、搶答題與連鎖問答等題目一決勝負,雖然是地理知識競賽,但競賽題目包羅萬象,內容涵蓋宗教、文化、自然環境、人文歷史、生物、地球科學等領域,難度相當高。
儘管題目頗具挑戰性,參賽編號六號的林丹棋,答題數一路領先其他五名選手,編號三號的彭梓桓、五號張盛惟約以一至兩題的差距緊追在後;彭梓桓在一道判圖題中,按鈴搶得答題先機,作答時卻把「潟」湖(音同「系」),說成「瀉」湖,被裁判認定錯誤,喪失領先良機。
而林丹棋在最後一道連鎖題中,搶得答題機會,並答出最後三題的答案,以一百九十分遙遙領先其他選手,獲得冠軍;而陪同林丹棋來台北參賽的林媽媽也激動地紅了眼眶,立刻撥電話告訴家人這項喜訊。
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副教授沈淑敏表示,台灣社會一向注重科學,忽略人文的發展,過去這些喜歡歷史、地理的學生,沒有揮灑的空間與舞台,透過這項競賽,可讓許多喜歡人文社會科學的孩子獲得成就感,而這些地理知識無法透過補習、死記獲得,平時就必須對各種書籍都有涉獵,因此,這項競賽也能鼓勵孩子養成多讀書的習慣。
沈淑敏說,台灣選手去年第一次參加國際競賽,在二十多個參賽國中獲得第七名的好成績,而今年將加強培訓小選手,期待他們在明年國際競賽中,獲得更好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