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拓寬苦等18年 里民募款購地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等18年囉,政府都不重視,只好靠自己。」臺灣宜蘭市中正里力新路16巷,路寬只有1.3公尺,出入不便,居民爭取拓寬,縣政府與市公所都說「沒錢」,居民只好自力救濟,募款100多萬元購得20坪土地打通瓶頸彎道,至少讓救護車能順利進出。

都計用地 公所遲未徵收

力新路16巷是條小巷子,裡頭有數十戶人家,巷子寬度剛好容納1輛小轎車,可是到第1個轉彎處,就因空間不夠進退不得;彎道旁是塊空地,早被劃為都市計畫道路用地,但市公所一直未徵收,地主加設圍籬,居民只能長期忍受不便。

70歲當地住戶林漢寅說,居民爭取拓寬,爭取了18年,市公所與縣政府都會勘過,結論總是:「有拓寬必要,但是沒錢。」讓居民很灰心。

這麼小的巷子,救護車、消防車都無法進出,居民很擔心發生意外。2個月前,有位老太太心臟病發作,救護車就是開不進來,只能停在巷口,救護人員推著擔架進入巷內救人,來回得跑數百公尺,這位老太太最後不幸病逝了。

經過這件事,居民決定自力救濟,里長邱明芳等人與地主洽談,盼拆掉圍籬、打通彎道。經協商地主要價110萬元;邱明芳與林漢寅、楊許金環等居民發動募款,共25人出錢,有人出10萬、有的1萬元,募得120萬元。

這筆錢用來購買土地、請公所拓寬巷道,還要順便遷移路旁的「石敢當」。

事情雖然圓滿落幕,卻有人感慨,政府都不能體民所苦,這麼點小事拖了18年,還要居民自力救濟才能解決,不知道要政府幹嗎﹖巷內還有1處瓶頸,希望市公所能協助處理。

公所︰將代為整地、鋪柏油市公所解釋說,經費困難,實在沒有能力徵收土地,居民取得路地後,可代為整地、鋪柏油,方便民眾通行。

民生必需都無法滿足 錢花哪裡去?

記者黃邦平/特稿

宜蘭市1條小巷列為計畫道路,苦等拓寬18年,最後還是靠居民集資,自行購地闢路,這小小的交通問題卻是百姓生活必需,政府卻可以因為經費不足拖這麼久,不知道錢都花到什麼更重要的事情上﹖

從前有些政治學家認為政府應該要做到「無所不能」,人民的生活起居、食衣住行樣樣都管得到,近年不少學者漸漸改變想法,好政府應該管的越少越好,民主、自由體制下的政府不該「管」,而是該「服務」。

人民的需求很簡單,現代生活基本的水、電、通信、安全與秩序,由政府利用公權力維持,整個社會就能過得不錯。

力新路16巷狹窄難行不只是通行不便的問題,也涉及住戶的安全和權利,空談多年的都市計畫無法付諸實行,就代表都市發展原地踏步,早被劃為道路用地卻遲遲不徵收又影響了地主應有的權益;這些問題發生在都市的1個小角落,卻是整個都市發展落後的冰山一角。

百姓的小事應該是政府的大事,這麼多年來政府都說沒錢徵地,讓居民持續忍受不便與風險,最後還得自力救濟,同時也看到很多經費用在錦上添花的活動或是無謂的開銷上,百姓乖乖繳稅是希望換得公僕賣力,連這點小事都解決不了,還要政府幹嘛?

遷移石敢當 擲筊允配合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宜蘭市力新路16巷有座「石敢當」,配合道路拓寬將遷移。這座「石敢當」有100多年歷史,70歲耆老林漢寅說,石敢當曾化身白鬍子老人託夢救人,居民談到神蹟都嘖嘖稱奇。

林漢寅指出,力新路舊稱「青仔地」,傳言古時候不好住,常發生意外傷亡,約100年前居民請來石敢當鎮煞,慢慢恢復平靜。

每年中秋,居民都會準備鮮花水果祭拜石敢當,有人說中秋節是石敢當生日,林漢寅說,應該是地方約定成俗,定時拜拜,感謝石敢當一年來的保佑。

他說,石敢當真的有神靈,相傳30年前一名婦人因肝癌被醫院「判死刑」,婦人兒子「阿明」到石敢當前祈求保佑,當夜就有白鬍子老人入夢,要阿明到附近某寺廟求藥箋,依箋抓藥,婦人的病竟好轉,多活了30年。

另外還有居民不願石敢當安設在他家旁邊,竟故意撞壞,後來身體不適,沒幾年就死掉;居民都說「石敢當」很靈,不能對祂不敬。

這次道路拓寬,居民都要求必須保存石敢當,里長邱明芳等人

擲筊請示,石敢當同意配合。邱明芳說,石敢當是地方守護神,也是社區一份子。

小檔案

民間習俗認為,巷弄出入口、三叉路直沖處,一般稱之為「路沖」;河岸、池塘邊、村落入口處等,也都是不祥之處,容易受到鬼邪侵害;據說「石敢當」有辟邪、止煞、鎮罡作用,因此很多地方都設置石敢當。

石敢當並不是隨便找塊石頭刻上字就算數,而是要找道行高深道士做的,才能具有神力。

石敢當由來有兩種傳說,一個是蚩尤為禍人世,黃帝制伏不了他,女媧娘娘便焠煉神石,並於石頭上刻「泰山石敢當」5字,收服了蚩尤。

另一個是神話封神榜中,姜子牙協助武王伐紂有功,分封有功諸神時忘了給自己加封,便封自己是「泰山石敢當」。(記者游明金 )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