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舉辦解體黨文化研討會 僑界反應熱烈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0月28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紫荊報導)由中國民主黨世界同盟主辦,未來中國論壇等團體協辦的「解體黨文化,弘揚傳統文化研討會」10月24日號下午在紐約華僑文教中心舉行。

北京之春主編胡平、全僑盟理事長郭靜子、國際中華文化藝術協會會長戴東尼等人針對什麼是黨文化、為什麼要解體、如何解體,何為傳統文化等問題發表看法。近百人與會,並與主講人進行了交流。

胡平表示,中華文化與黨文化一定要分開,這個問題早在拍攝「河殤」時就進行過討論。未來中國是要黃色文化還是藍色文化,藍色代表西方的民主思想,黃色代表者傳統,但它絕不是黨文化。

戴東尼認為傳統文化與黨文化最本質的區別是,黨文化是建立在無神論的基礎上,而傳統文化是建立在儒、釋、道三家思想之上,是敬天知命,注重的是人的道德—-

戴東尼:無論是歷朝歷代,哪一個時期流傳下來的文化,一定是講人的道德。一定是在道德和精神層面達到一個非常高的地步,才能成為盛世天朝。

針對與會者提出傳統文化中沒有民主思想問題,來自臺灣的郭靜子表示,傳統文化尊師重道,朋友之間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師」、夫妻之間則要「相敬如賓」。郭靜子強調,臺灣繼承、保留了完整的傳統文化,不能認同中共的黨文化。

中國民聯陣理事舒洋認為,傳統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他以毛澤東愛讀二十四史為例,他說,毛喜歡的是裏面權術的東西,形成了黨文化中的專制傳統。他說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有民主的作風和觀點,但是沒有民主制度—-

舒洋:毛澤東就是利用了這種民主作風,讓人們暢所欲言,然後再打下去。這就是權術。我們要區分民主作風、民主觀點、和民主制度,我們一定要建立的是民主制度。

一位旅居英國,自稱是89一代人的聽眾說到海外人士身上的黨文化痕跡,說大陸人到海外來之後仍然謹小慎微。

旅英聽眾:他不是看這個事、這個話對不對,是不是有道理,他首先看這個事是誰說的,站在什麼派別上說的。他想事情的方法是:這個事是不是反動的,還是支持共產黨的。是一個是非觀念都沒有的政治抉擇。

他說很多人在海外獲得了民主自由的好處,但仍然支持共產黨,是因為他的思想沒有變,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民主自由,而是看支持哪一方對自己有利。黨文化就是要你站對方向,如果坐錯凳子就沒有希望了。

近三個小時的座談會,主講人與聽眾互動熱烈,多位聽眾上臺講述自己的感想。聽眾羅朝敏表示,來到海外接觸到很多資訊,瞭解到中共如何用一層霧一樣的東西遮蔽了老百姓的雙眼。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全球一股華文熱,學習華語已經蔚為一種世界性的學術風潮。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與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合辦「第四屆台灣華語文教學學會年會暨研討會」,明天起在高師大進行兩天研討,共計有來自國內外華語教學專家學者共三百多位參與,會中將發表三十餘篇論文。
  • 美國華裔婦女商會將於週日(29日)舉辦年度籌款餐會。屆時將有紐約政商界的知名企業家、社區領袖、商會顧問、理事、會員等300餘位共襄盛舉。
  • 26日晚,紐約市立大學(CUNY)亞裔研究所於法拉盛東麗宮舉行五週年慶祝暨籌款餐會,同時為三位對亞裔社區做出傑出貢獻者頒獎。與會者包括紐約市立大學校長古德斯坦(Mathew Goldstein)、亞裔研究所主席宋李瑞芳教授、亞裔研究所代理執行主任尼赫魯博士(Nehru E. Cherukuppalli),由紐約WNBC4台記者Vivian Lee任嘉賓主持,紐約市議員劉醇逸和州眾議員民主黨侯選人楊愛倫亦到場祝賀。
  • 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在紐約在大無畏(Intrepid)海空博物館舉行的公民入籍儀式上邂逅雷光達先生,當時,他是特選的華埠退伍軍人組成的儀仗隊隊長。
    中秋過後的一個上午,我在其華埠的辦公室,走訪了雷光達保險公司總裁、紐約中華總商會董事長 — 雷光達。
  • 信陵君待人寬厚,因其禮賢下士,士人爭相奔赴其門下。他養士高達三千多人。圖為趙佶《宋徽宗文會圖》,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王欽若是個外貌瘦弱的宰相,党進是個肚子裡沒什麼謀略的將軍。
  • 曹景宗以生僻的韻字作詩,劉輝開啟奇特險怪的文風。
  • 袁安雪天僵臥而不敢勞煩他人,狄仁傑望見白雲孤飛而思念雙親。
  • 包拯是歷史上家喻戶曉的清官,但大家可能不知道他的家裡還有一位傑出的女性,她就是包拯的長媳崔氏。
  • 謝敷是有才德的隱士,宋景公是賢明的國君。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