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ai预测彩票 - 体育

您捨得苦孩子嗎?

新西蘭/葉子
【字號】    
   標籤: tags:

您捨得「苦」孩子嗎?

作者:新西蘭/葉子

一次朋友聚會,女友說起自己的兒子近來總是感冒,「都怪這兒的學校,大冬天的就讓學生穿個短褲!怎麼能不感冒?」。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葉子不由得想起「挫折教育」這幾個字來。

顧名思議,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有意識地利用和設置挫折情境,通過知識和技能的訓練,使被教育者能夠正確認識挫折,預防挫折,正視挫折,增強對挫折承受力的教育。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日本及歐美一些國家,就已開始重視青少年的挫折教育。他們往往讓孩子獨立地去經歷挫折,面對失敗,通過這種方式去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近幾年來挫折教育也是中國教育界討論的熱點之一。

我們首先來看看其它國家是怎麼做的。據報導,日本對孩子的受挫能力訓練從幼稚園就開始,日本幼稚園有條不成文的規定:每逢冬天,小朋友都要赤身裸體於風雪中摸爬滾打一定的時間,天寒地凍,不少小朋友嘴唇凍得發紫,渾身發抖,但沒有人會把他們抱走。小學生則要在學校接受超負荷的體質訓練,如在烈日下暴曬,在凜冽的寒風中長跑,即使倒下但也必須爬起來繼續向前跑。還有日本的小學生從小就要自己洗衣、自己做飯、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成為大學生之後還要接受饑餓訓練。

英國的公學是貴族學校,學費昂貴。但是這些富家子弟卻生活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中。學校故意把伙食搞得很差,冬天不准蓋過暖的被子,還要開窗就寢。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在惡劣的天氣裏穿短褲出現在操場上、課堂上,堅持冷水浴。

澳大利亞有這樣的口號「再窮也不能窮教育,再富也要窮孩子」。很多家庭的孩子日常零用錢都是自己幫助父母幹家務,或者是送報紙,幫鄰居割草,帶小孩掙來的。

話說回來,看看我們自己,還是有一些偏差的,不用說別人,我自己的觀念都還沒有轉過來,總是想方設法讓兒子舒服一些。其實做為成年人,我們都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自己這麼多年也是摸爬滾打過來的,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卻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去吃苦。其實放手讓孩子去做,捨得讓他們吃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愛,這種愛強于對孩子的過分保護,也是為孩子的將來著想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般貴為父母者圍首閒談,話題總離不開子女的教育問題,以及跟兒女溝通時遇到的種種煩惱與困惑。至於無孩一族,當然可以風花雪月,盡情地享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他們自言沒有資格生養和教導一個孩子,原因可能是童年的陰影,或者是對現世的恐懼。總而言之,大多數成年人都認為現代的孩子太過難教,甚至視養兒育女為天下第一難事!哪究竟我們寶貝的孩子,是快樂的甘泉,還是痛苦的根源?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緒反應,並且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書中同時詳細運用情境故事,解說各種情緒成因、情緒反應,以及如何因應情緒困擾。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悲傷情緒反應,並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鄭板橋在五十二歲時有了一個兒子,叫鄭麟。老來得子,他自然十分喜歡,對孩子的教育他也非常重視,不但注重文化素養,更重視人品道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