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文宗台北八日電)長安西路舊的台北市政府,經過市府活化利用,成立「台北當代藝術館」,創下幾項台灣第一特色,包括是第一個公辦民營的美術館,也是第一個定位「當代藝術」的美術館。
在國內藝術界長期關注,北市文化局研究員鄧宗德表示,當代藝術館民國九十年五月開幕,儼然成為台北人文的新地標。
北市近年積極活化北市傳統空間,變換不同面貌,賦予新的生命,走進市民生活,形成台北文化特色,其中,當代藝術館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透過市府初期規劃與中長期委外公辦民營及社區、藝術家、企業界共同催生;當代藝術館結合藝術、古蹟、科技,見證變遷的傳統建築|舊的台北市政府,同時也將現代藝術帶進台北、社區、市民的日常生活。
當代藝術館入口處的公共藝術作品「龍」,直徑三十公分,紅、黃、藍、綠、橙、紫各種明亮色彩塗裝的FRP管,掛在天花板下方蜿蜒,末端分置液晶螢幕、照明系統、音響裝置,適時演出電腦動畫及影像媒體藝術節目,展現濃厚的現代藝術風特色。
山口勝宏花費兩年時間的作品「龍」,頗有去老還童幽默,更不像傳統藝術家的作品;他以藝術與科技生活為中心議題創作藝術,同時是研究美國環境藝術的著名學者。
當代藝術館表示,年逾七十的山口勝宏,一生致力科技藝術,不論創作、策劃、教授或論述,均有成就,也受國際敬重。
當代藝術館去年十月至十二月推出「非常厲害」展覽,包括裝置藝術等;今年一月配合當代藝術基金會改組,推選侯王淑昭新任董事長、延攬賴香伶新任館長,休館至一月底;預定二月重新開館展出「義大利經典時尚五十年」,包括七十套義大利博物館珍藏的服裝、配件及五十個時尚品牌。
當代藝術館新任董事長、館長均為藝術聞人,侯王淑昭西元一九七八年起,即經營春之藝廊,協助許多名家、創作新秀於藝壇更上層樓;賴香伶現任國藝會獎助組總監,過去曾任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企劃組長、執行長,曾經舉辦多場國內外藝術大展。
當代藝術館座落的空間,建於日本殖民時期;現今建築物外貌極具當代前衛風格,與當代藝術館相呼應,但內涵同時充滿日本老一輩建築師的古老歐風建築設計概念,融合成為迷人建築樣貌;有機會來到台北,不要錯過這棟多樣建物,順便親身參觀、體會道地的現代藝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