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74%學子 患網路成癮失調症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金車教育基金會昨天公佈一份青少年網路休閒調查報告,結果發現七成四的學子出現網路成癮失調徵兆。

所謂網路成癮失調,是以七項症狀指標,符合三項症狀以上者就算數。這些指標包括:希望增加上網時間以求得滿足、不時地想網路此刻會發生什麼事、上網時間和頻率愈來愈超過原先預期、一上網就無法停止、依賴網路做為逃避問題和情緒的方法、因網路放棄其他休閒社交、因上網導致生活困擾。

根據金車教育基金會的調查,七成受訪者會因網路斷線產生心情變不好或不安的狀況,四成四上網時間比預估時間長,二成六上網時間愈來愈長,二成六會用上網來撫平情緒,遇到問題就想上網的佔二成五。

另外還發現,每天有二成五的學生掛在網路上超過三小時,假日更高達四成七。

基金會分析青少年上網的理由,發現「紓壓」比率達四成四,其次才是為了獲得資訊、打發時間,兩者各佔十八%。另外,孩子常用電腦玩遊戲的佔七成,上網查資料佔五成五、五成三用來聊天、四成四為了看郵件。基金會說,顯見電腦已成為青少年放學後的主要休閒生活,同時也是他們阻絕現實世界壓力的出口。

金車這項調查是在去年十一、12月,針對全台小五、小六與國高中一、二年級的學生進行調查。

執行調查的曾清芸指出,「上網時間多、電子郵件多及虛擬對象多」已成為現今孩子的「三多」,導致青少年出現「三不兩現象」,即「晚上不睡覺、上課不專心、假日不外出」,和「胖哥胖妹」、「近視加深」兩現象。

家長多久沒和孩子聊天?

七成四青少年有網路成癮徵兆,昨天數名在網咖打線上遊戲的中國科技大學學生說:「何不去問問家長,有多久沒和孩子好好聊天?這是一個群體的社會,父母沒時間陪孩子,孩子只好找朋友,朋友都在談網路,你不讓他上網,要他怎麼辦?」

這群中國科技大學學生說,多數家長面對孩子上網只會「排斥」,如果家長一起玩,就能知道孩子在想什麼,不妨訂出「上網獎勵」,規定每天功課寫完或是考好成績才准上網。

中學生學生權利促進會常務理事巫宛蓉說,網路不過是一種工具,即使取代過去的休閒方式並非壞事。孩子之所以長時間掛在網上,問題的根源通常不在「網路」,而在於家庭、學校和社會沒有讓他感到溫暖。

如何防止青少年出現網路成癮?巫宛蓉認為,「找到更好玩的東西」吸引他們離開。她建議如果孩子還唸國小,趕緊培養其他興趣,若孩子已唸國、高中,則上網習慣大都成型,這時,和孩子理性溝通將好過為此不斷衝突,並呼籲學校不要為了升學限縮學生的社團活動。

台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符慧中說,減少親子間的「數位落差」,就是家長應學著從「敲鍵盤」開始。而學校的資訊課程除了教「技術」,還要加強學生使用網路的素養、辨別網路訊息以保護自己。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