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徐毓莉台北二十八日電)黃曆新年張羅年菜與洗碗槽中永不消失的堆疊碗筷,是許多婦女的惡夢,而知名律師王如玄,雖然婆婆準備年菜一切「自己來」,不過,大餐後的杯盤狼藉,王如玄也不能裝沒事,仍不能免俗地「搶洗碗」,但如果搶不贏,她也「不堅持」。
談到往年新年安排,結婚十八年的王如玄告訴中央社記者,由於新年有較長假期,所以會與先生出國。
令人好奇的是,婆家對夫妻倆在傳統團圓時刻卻年年出國沒意見?王如玄說,早期公婆期待他們早點懷孕,所以對於他們出國也「樂觀其成」,而王如玄的娘家在台北,每週都有時間聚會,過年也無須特別回娘家。
但近二、三年,王如玄反倒選擇在台灣南部過新年,到過許多國家的她說,有一年到紐西蘭過節,結果全棟飯店都講台語,後來有一年到關島,結果飯店晚上居然還舉辦舞龍舞獅、討紅包,比在台灣過節還傳統。
或許讓人很難相信,在法庭上辯才無礙的王如玄,卻對煮飯這件事「自嘆不如」,她坦承,交給婆婆處理可能比較好。
她笑說,有一次買了梨山的高麗菜,結果亂炒一通居然被先生稱讚,連回到婆家,先生都拼命誇獎,婆婆還一直問她有何秘訣,王如玄笑說,「婆婆可能擔心我炒得比較好」!
王如玄表示,過年時雖然沒能力掌廚,不過,當婆婆幫手,洗菜、聊天她都很能勝任,而當大夥大快朵頤後,面對碗槽內杯盤狼藉的畫面,王如玄也不能免俗的與妯娌搶洗碗。
「當媳婦不能吃飽睡、睡飽吃」、「眼睛要放亮一點」,王如玄以過來人身分說,現代社會對於媳婦仍有一些期待,在婆家不能完全「事不關己」。
她舉例,要能體會婆婆的辛苦,即使張羅年菜她不擅長,也曾建議透過一些外賣、火鍋等方式處理,表達她的誠意,但因為公婆很勤儉,不願意孩子多花錢,所以一切都自己來。
每逢過節,記住夫家龐大親戚團的名字,對不少婦女可能是一大難題,而即使是法律條文可以倒背如流的王如玄,也有這個問題,所幸律師的本能讓她輕易化解各種生疏。
王如玄說,夫家親戚多,一年見一次面總是不太容易認得,不過,她都「主動出擊」,一句「好久不見」敞開話匣子,很多回憶馬上就浮現在腦海,避免因為稱謂錯誤引發的尷尬。
也許妳沒有能力或好手藝張羅年菜,也不能在年節期間出國度假,然而,如同王如玄般,當一個善解人意,體貼長輩心意、辛勞的媳婦,也許可以讓你的年節不再充滿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