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蘇貞昌
【大紀元1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蘇貞昌昨日接下重擔,密集思考內閣佈局規劃,這次台政府人事重整,應成立國家的隊伍,而不是狹隘的「蘇家軍」,承擔人民沉重期待的蘇貞昌,應對此了然於胸。
政治是志同道合的結合,「沒有班底、沒有自己人」,若是事實,將形同孤鳥,但若是形容心態與腹腸,則是無限寬廣,天下盡是可用之人。唯有走出小格局,才能成其大,讓助力大於阻力,化解不必要的內耗。
擁有權力,愈要自我克制,民進黨的歷任閣揆中,被評為用自己人者,社會輿情都會有最不留情的註腳,同時用放大鏡去探測其一言一行,於是尚未站穩腳步就被有色眼光挑剔,最後累及主官。
培養人才與耗損人才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循序漸進,由較次要的位子拾級而上,厚植歷練;後者則是為佈置人馬不惜不次拔擢,新手上路肇事率當然不低。
台行政院這個最高行政機構,是前線權力中樞,代表一個國家的門面與層次,業務更包山包海、牽髮動身,蘇貞昌要廣徵人才,必須以願景、擔當、規劃能力三個最基本的條件,來挑選政務官,什麼樣的人可為「國士」,有一定的標準,地方的那一套,尚未在中央建立品牌,不能直接試用。
政務官是社會進步的力量,事務官則是社會穩定的力量,這兩類人都是政府的要件,蘇貞昌必須在適當的時間,把適當的人,放在適當的位置上;在組閣緊迫的時間中,寧願分階段逐步調整,也不要為了一次到位而匆促拉人,因為用人不當的代價後果難以數計。
不許失敗,是蘇貞昌的責任,也是國家利益,想想「馬家軍」給人的觀感,蘇貞昌的起心動念就更要純正、無私,才能贏得社會尊重。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