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人物系列——名將篇

【風雲人物】精忠報國的岳飛

文/ 曉芸  圖/素素
font print 人氣: 360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岳飛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是南宋著名的將軍,他曾說過一句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宋代這外患多又政治腐敗的時代,這句話真是一針見血啊。

岳飛年少時就孔武有力,他能拉開很重的弓,他的父親見他具有習武的天份,又很講義氣,便告訴他:「你將來會受君王任用,是個大有作為的人,但最後卻會為了忠義報國而犧牲生命。」

後來,官府招募勇士,岳飛應召入伍,之後接連打勝戰役,而被任命為秉義郎(官名),康王趙構即位後,岳飛上書,反而被以超越職權為理由而免去他的官職,不久金將兀朮率軍進攻常州,於是康王又派岳飛帶陣殺敵,收復了健康。

岳飛心中最大願望,就是恢復中原。於是他又奏書給皇帝,請求中興漢室,討伐金兵的事業便就此展開了,中原地區百姓聽到消息,紛紛奔相走告,歡呼慶賀,岳飛深知百姓被外族統治的心酸,更堅定恢復中原的決心。

但是,就在這時,奸臣秦檜卻一再向皇帝進讒言,說與金兵議和,於是岳飛連接十二道金牌,心知高宗心意已堅,不禁潸然淚下,悲憤到極點,他雙膝跪地、口中說道:「十年努力,如今全毀了。」岳飛將班師回朝的消息,很快在百姓之間傳開來。百姓哀號痛哭,懇求岳飛不要離去。岳飛也傷心萬分,拿出皇帝的詔書,表達自己不得不回朝的無奈。

秦檜也知道,只要岳飛一日不死,就會盡全力阻撓和議,於是他便處心積慮要置岳飛於死地。最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父子一併處死。到了紹興末年,太學生程宏圖上書訴訟岳飛的冤案,最後,宋孝宗終於頒詔恢復岳飛的官職,還給岳飛一個清白。

岳飛這樣一個英勇而愛國的軍事家,最後竟然被害冤死,而南宋自從失去這位武將後,從此只能對金人稱臣納貢,終於免不了亡國的命運,這正說明了岳飛的堅貞和卓識是多麼令人感動與值得歌頌啊!@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寇謙之,北魏初著名的修道人。祖籍上穀昌平(今北京)。後居馮翊萬年(今陝西臨潼北)。原名謙,字輔真。從他記事起,過的就是兵荒馬亂的生活。當時各部族部落集團間相互混戰和仇殺。烽火遍地,白骨盈野,耳聞目睹之下,他不樂仕途,倒喜歡修仙學道,鑽研張陵、張角之術。憑著他仕宦之家,讀了不少天文、歷數,老、莊道書,並研習五斗米道。

  • 管仲,名夷吾,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政治家。他父親是齊國的大夫,然而到管仲這一代後,卻是一貧如洗,但管仲絲毫不以貧困的生活為恥,他經營了小本生意來維持家計,更是認真的苦讀詩書,勤練武藝,希望能有朝一日一展抱負。
  • 太宗嘗謂侍臣道:「於今名將,惟世勣、道宗、萬徹三人而已;世勣、道宗不能大勝,亦不大敗,萬徹非大勝則大敗。」薛萬徹為右衛大將軍,慓悍驍勇,頗立戰功,唯不識少文。太宗對文武有功的臣下,常妻以公主或宗女籠絡,使他們樂於揮灑生命的偉力,做太宗雄才大略,建構「貞觀之治」的推手。
  • 李白,彷佛是從那蜀中巍峨入雲的仙山來到人間一般,懷著一身傲骨,成就了盛唐時代最輝煌的一頁。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飛早期從軍抗金,雖然職位低微,卻憑藉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將宗澤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澤,卻不贊同他的作戰方式:「你的勇敢機智和才能武藝,遠超古代的良將。但是你喜好野戰,不是萬全之計啊。」岳飛的回答,卻有著過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國最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誕生在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一戶農家。他祖上世代務農,父母過著清苦的日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卻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