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水系改造錯誤破壞嚴重
【大紀元9月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六日電)中國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中國不少城市在對城市水系進行改造時,採取了錯誤的方式,使得城市水系遭到破壞,蓄積雨洪、分流下滲、調節行洪、增補地下水資源、提高水蒸發量、緩解熱島效應等方面的功能,都不可挽回的衰退。
新華社發自上海的報導指出,仇保興說,改造城市水系必須尊重自然、尊重當地歷史文化、尊重普通百姓的長遠利益。但是中國不少城市在對城市水系進行改造時,採取了錯誤的方式,肆無忌憚地向城市的生態之魂開刀。
他表示,城市水系擔當著蓄積雨洪、分流下滲、調節行洪、增補地下水資源、提高水蒸發量、緩解熱島效應等方面的功能,但是這些年來,由於水系遭到破壞,這些功能都不可挽回地衰退。
他列出對城市水系的錯誤動刀情形主要包括:一、大量填埋城市的河、海、湖來造地、修路和蓋房,使許多城市優美的明河變成了暗渠,原來流動互通的水系變成了支離破碎的污水溝或者污水池。百分之九十的城市河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河道存在嚴重的污染。
二、將城市河道、江岸變成單純的防洪工程。城市內部高大的防洪堤嚴重地影響了原有的城市排水、交通系統和生態系統。中國防洪堤防堤線越來越長,堤身越來越高,相應的洪水位也越來越高,形成惡性循環。
三、紛紛為河道、湖泊做硬質駁岸和砌底。原有的自然河堤或土壩變成了鋼筋混凝土或漿砌塊石護岸,水岸景觀千篇一律,水生態和歷史文化景觀的嚴重破壞。不僅破壞了原來河道的綜合功能,而且還會因難以清除淤積造成引洪不暢,導致一場暴雨就到處積水的弊端。
四、城市污水處理系統過度集中。在中國一些城市,污水被集中起來通過污水管道送到十幾公里以外的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處理後的中水再通過管網被運送回來,使得城市的污水處理系統非常不經濟。
五、遠距離調水沖污。一些城市調水工程動不動就是幾百、上千公里,長距離的調水因為要防止水的滲漏、蒸發造成的損失,要保証沿岸的污水能夠深度處理從而保証調水的水質,就需要消耗極大的管理成本、經濟成本和社會成本。
六、濫採地下水,改變了城郊濕地的生態功能,影響了作為城市「水腎」的生態效用。無節制地抽取城市地下水,不僅使昔日的濕地迅速變成乾涸的荒漠,而且也造成了大面積的地層沉陷。目前,中國已經出現區域性漏斗五十六個,地層沉陷的城市多達五十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