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到東北海岸遊玩,在澳底漁港看到滿載魚貨剛入港的漁船,向漁家買了兩尾煙仔虎(鰶魚的一種),閃著銀藍光澤的魚,表面光滑有彈性,魚眼清澈。
用新鮮的魚,煎、煮、紅燒、做湯都十分可口美味。後來,再次前往澳底漁港卻空手而返,可能時機不對吧!
在東門市場,有個魚攤雖然位處偏僻角落,但生意興隆。利用週末清早,打算搶先挑些新鮮的魚,想不到魚攤前已經有幾位老顧客在等待。
一面挑選魚貨,一面和店家聊天,談談有關魚的種種;眼球凸出的赤魚宗是深海魚,因急速釣起,壓力變化而造成眼球凸出,赤魚宗到了春天油脂漸減,吃起來較柴。春秋兩季魚貨多而價廉,若自己要打魚槳做魚丸,有膠質的魚是首選,咬起來才會爽脆。
刀斧以時入山林,是維持山林生態的一大原則,適當的時候品嘗當令的魚,價廉而物美,不需竭澤而漁,造成魚源短缺,無魚可食。
店主人是新竹客家人,每天一大早從新竹漁港挑魚貨到台北東門市場販售,聽他娓娓道來有關魚的學問,看來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三人行必有我師。從買魚的經驗獲得相關的知識,一舉數得,不亦快哉!◇(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