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評論: 南韓經濟熠熠生輝
【大紀元9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亞妮編譯)如果一間屋裡擠滿了國際大公司的董事﹑銀行家﹑經濟學家﹐你提到亞洲, 猜猜接下來的話題會圍繞那個國家﹖
如果你說日本? 非也。中國? 非也,不過中國是有些話題值得思考。印度? 有門。南韓? 答對了。
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報導,南韓經濟列亞洲第三﹐理應受到關注﹐著眼於大局的人等著中彩吧。今年﹐韓國股票價格成份指數(Kospi) 上昇了31%, 是今年最棒的亞洲股票市場。
南韓還是有它的問題﹕為了和中國競爭﹐政府需要加快解除對經濟的管制﹔私有企業必須再努力﹐改進公司的管理方式﹐增加公司的透明度﹔家庭仍然需要償還高額債務﹔油價飆升給經濟增長帶來風險。
這些問題說明﹐今年的南韓股市增長勢頭是有原因的。首先, 兩年前還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的家庭開始消費了﹐第二﹐北朝鮮表達了進一步擱置核武計劃的想法。
慢吞吞的增長了幾年以後, 南韓中央銀行預測2005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長率為4.5%﹐比上半年的3%有所增加。
這與十年前10%的增長率相比也許算慢的﹐但那時南韓是一個新興市場﹐而且﹐許多比南韓大的國家-想想歐洲-4.5%的增長率只能是它們的夢想。
今天﹐南韓的成長給促進本國經濟良性循環發展提供了條件﹐善用4800萬受過良好教育國民的潛在力量將給南韓創造更多的機會。南韓的領導人們也需要讓國民知道﹐他們未來的經濟將與過去大為不同。中國的廉價勞力意味著南韓的優勢不再是製造業, 而在於技術和其它高智慧產業的開發。
從1997年﹐1998年開始成長以來﹐南韓走過了很長的一段路。銀行業更健康了﹑外債少了﹑在經濟上處於統治地位的家庭集團企業得到了遏制﹐通貨儲備達到了約2000億美元。
按國際標準﹐南韓經濟是開放的﹐但那種開放因對上個世紀90年代市場的幻生幻滅而顯得脆弱。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的民意測驗表示, 南韓人已經增加了對外部影響的警惕性。
現在的南韓比十年前的它準備更充分了﹐承受全球經濟浪潮﹑有效利用外資的能力更強了。我們承認這一點是信心的標誌, 而不是軟弱。 投資者因此而重新發現了南韓, 我們有理由相信它的經濟會結出更動人的碩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