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奇的夢境,充滿了奇想-他掉入麵粉中,然後乘坐麵粉捏成的直升機跑了出來,最後又滑進牛奶瓶中......。這些幻境及書中那個全裸的小男孩造型,在此書出版後,曾經引起美國教育界及心理學家的注意,發表了很多不同的看法。夢境總是充滿了寫實或超現實的景物,尤其是小孩子的想像力比較豐富,對事實的看法也與大人不同。這些愉快或不愉快的夢中經驗,其實都很值得大人重視及關懷。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指出,一至四歲的小孩,幾乎都有做過「不愉快」的夢的經驗;四至六歲的小朋友是夢魘的高峰期,他們平均幾天就會出現一次惡夢,甚至一天可以做好幾回惡夢;至於六至十二歲的小孩,也有百分之二十八仍有夢魘的情形。
四歲以前的夢魘多半與「野獸」有關;五至十二歲的悪魔,則慢慢走入生活化,開始與日常生活碰到的事情扯上關係。
他們擔心被壞人帶走;他們害怕吃人的恐龍,下一個攻擊的對象就是他;他會恐慌的是,昨天卡通影片演的那棵樹精,就是庭院種的那株「老榕樹」;還有你說「不乖」的小孩,會被捉去做成乳餅給人吃掉,也會使他們晚上惡夢連連。
這樣的小孩需要「關懷」。
首先應該杜絕用恐嚇的方式教育小孩。頑皮、好動的小孩,不需要用妖魔來管教他。
然後與孩子將噩夢趕出夢境,告訴孩子,夢裡面的怪物,可以用畫的把它趕出來,然後鼓勵孩子把它裝進一個小紙袋,象徵「捉住」怪物了。
也許你們可以學黛玉葬花,來葬葬你們家的「夢中怪獸」,選擇一個孩子喜歡的日子,將「畫」出的怪獸,永遠的埋葬。@、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