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村支書橫行鄉里何時繩之於法?
【大紀元8月9日訊】自從1991年開始,村裡就有不少群眾向我反映,村裡財務混亂,村秘書兼出納,財務一向不公開,村幹部有嚴重的經濟問題,經多方調查證實,發現村支書楊忠生等人,虛報生活招待費,私分撈取工程款,拿了公款辦私事,集體財產歸自己,計劃生育拿回扣,一收二付把帳報等問題。為此,我寫了一篇題為《如何處理農村財務混亂,減輕農民負擔》一稿,寄給了《湖南日報》,引起了報社的重視。通過報社多次督促,衡東縣委、縣政府和霞流鎮黨委派人到楊柳村清帳,清理結果與反映的問題基本相符。不知為甚麼就是不作任何處理。
1993年2月4日,湖南日報以題為〈此事還要拖多久才能處理〉發出了調查文章,又一次為我壯膽,奇怪這期湖南日報突然丟失了,清帳也就沒有了下文。因此楊忠生的胃口更大,近10多年來,他不但私吞挪用了大筆下撥款:其中包括:救濟災款、青苗補償款、縣移民局撥公款、生態防護林款、退耕還林款與糧食、湘南開發大源渡庫區款、貪污計劃生育款等問題。
2003年10月份,我受群眾之託,向當地新聞媒體投訴;2003年11月14日,衡陽電視台信息頻道來了三名記者下鄉採訪,群眾紛紛上鏡頭,說出了多年來要說的話。可是等記者採訪回去第二天,霞流鎮長段志龍、原辦公室主任譚建華與縣林業局長周水濤就跟進了電視台,結果是記者有心幫群眾主持公道,台領導不肯批,拍下的新聞片也沒有播放出來。
2004年3月5日,湖南《今日女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村「婦代會主任」忙著披露真相》一文登出後,一時間在整個衡東縣引起了轟動,文中披露了衡東縣霞流鎮楊柳村這起民告官案,一告就是10多年,由於地方政府保護主義嚴重,縣鎮兩級政府官官相互、惡意勾結、行賄受賄、供守同盟,一個小小的村支部書記肆意忘形為所慾為。當然權力背後,有著更吸引入的「東西」。
2004年3月6日,湖南衛視「晚間新聞」節目組三名記者下鄉進入楊柳群眾中採訪,由於群眾反映強烈,縣林業局周水濤怕他的舅子楊忠生的醜惡事曝光,又開了一台白色「公安」車尾隨新聞採訪車,一直追進了縣裡「請客」,結果是拍下的新聞又泡了湯。個別領導除了聽到所謂的「招呼」也沒有了正義。群眾有句口頭禪:「村騙鄉,鄉騙縣,一路騙到國務院。」腐敗的基層幹部,搞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換屆選舉,千方百計把一些黑惡勢力頭子選進了新村領導班子,群眾是怨聲載道。
1991年至2005年,14年來的告狀生涯是多麼的坎坷曲折,從鎮到縣,再從市到省,我代表群眾一路上告,竟找不到一位真正的清官。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我只好進京告狀。
2005年2月28日,我一狀告進了國家信訪局,如實反映如下幾個問題:
1、計劃生育違法侵權,罰款不公平。
2、1994—1996年的救災款和救災糧食沒有發放到災民手裡。
3、衡東大源渡庫區補償未發放到位。
42004年中央1號文件糧補問題下半年未補等等。
兩會期間,我先後走訪了中紀委、國辦、人大、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財政部等部門。3月8日我帶著中央有關部門批文回來,滿以為會有個處理結果,誰知,2005年3月10日,我是第五次找衡東縣紀委辦公室主任陽世榮,她一直按兵不動,還把市紀委書記王雄飛於2005年1月2日關於我的上訪信材料下的批文與中央有關部門的批示放在櫃子裡一直壓案不查處。衡東縣之所以越來越腐敗,縣紀委有無法推卸的責任。
2005年3月15日,我到省計生局上訪,把國家計生委的批示交給了吳局長,下午我帶著吳局長批給市計生委的文件帶回家,3月18日我到市計生委,把兩會期間上訪中央的批文送進了市計生委辦公室,也是泥牛入海,沒有回音,一直到5月18日我才從吳局長口頭得知,縣裡與市計生委一樣,都向省計生委匯假報。我決定第二次去國家計生委,看這些知法犯法者如何向上級領導交待。
2005年5月16日,我第二次去縣檢察院,得知還沒有動靜,我有些生氣地說:「你們查案子沒有時間,開著『檢察車』常常去霞流釣魚有時間。」
2005年5月28日,我打電話去縣經營管理局,才知道原來縣委副書記周正雄根本就沒有安排他們到楊柳村查帳,只是派人到霞流鎮財稅所查了下撥款。為甚麼周書記要騙我,原因是周正雄明知道楊忠生有嚴重的經濟問題,經營管理局一查,事情就會敗露,周正雄全程操作,充當楊忠生的保護傘,所以採取哄、騙、拖的方法,不了了之。
2005年7月12日,縣經營管理局長彭慶桃來我們霞流鎮瞭解楊忠生存在哪些問題,說縣經營管理局準備到楊柳查帳,群眾很高興。7月13日,我到縣經營管理局後,彭局長熱情接待了我和清帳代表,可是副局長朱XX是被告楊忠生的關係戶,對我一向是冷眼相待,不准我們群眾代表參與他們查下撥款,奇怪,兩個局長兩種說法,副局長的言行,反常讓人不可理解,正局長是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清官一個。我也能理解彭局長的難處。我相信他的為人,也相信縣經營管理局的公正。
多少年來,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為甚麼幫群眾主持公道這麼難?為甚麼改朝換代,往往受苦的是農民群眾,群眾有苦無處訴,有冤無處伸,人們常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決心代群眾第二次上訪北京,揭開披戴著人民政府面具的基層腐敗份子的真面目,希望新聞界媒體的編輯記者,能伸出熱情之手,助我一臂之力,為天下百姓主持公道。
湖南省衡東縣霞流鎮楊柳村趙冬蓮
控告狀
強烈要求依法追究原村支書楊忠生的刑事責任
敬愛的上級有關領導:
我們是湖南衡東縣霞流鎮楊柳村村民,狀告村支書楊忠生:貪污腐敗、阿諛拍馬、包庇親屬、抗交國稅、欺壓群眾、以權謀私、勾結黑惡、知法犯法等等問題,一告就是14年之久。從鎮到縣,從市到省,我們至今還沒有找到一位真正的「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清官,也無法扳倒一個小小的村支部書記。不管楊忠生上面關係多麼密切,我們是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向上級反映楊忠生的經濟問題查實如下:
一、楊忠生違反計劃生育,知法犯法,故意隱瞞村裡生三胎四胎,違法結婚,未落實計劃生育四項手術的有19戶,從中以權謀私還貪污計劃生育款2200元,群眾指控,證人劃押,而且在鎮政府當面對了質。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六章第三十九條之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二、楊忠生自廢村級建電排承包合同,本來按原合同承包款123700元俊工後,楊藉口說承包人段國雄、周丹雲虧本了,要把錢加到167000元,當時村民組長都不同意,大家一致認為:「既然承包了,虧本掙錢是自己的事,不能加。通過清帳,才知道,就按167000元付款,楊忠生還超付8900元,據承包人周丹雲電話告知:「其實他實際領款只有161000元,楊忠生身上還有12000多元是事實。
三、他口口聲聲說他經濟上沒有問題,為甚麼私自在原秘書段秋雲手裡拿走了一本蓋有公章的收據,清帳期間不肯交出這本收據,到清帳結束,才交出來。發現這本收據,楊忠生開出了七聯,村裡未記收入,而且第一聯被楊忠生撕掉,私拿收據領公款,毀滅證據太卑鄙、居心不良、做賊心虛,純屬貪污行為。
四、鎮黨委郭茂林,在鎮財稅所查出:2003年縣林業局下撥楊柳退耕還林糧食,楊忠生隱瞞群眾不發放,私自以每百斤43元的價格賣給了劉愛平,折人民幣6987.5元。2004年下撥楊柳村退耕還林款27000元,至今也沒有發放到組到戶。生態防護林從2000年開始,年年有,只有2003年一筆4010元記了收入,其餘2001—2002年,怕追貪污,全部記到了2004年的帳上。
五、查出:2003年縣移民局下撥楊柳15000元公路費,當時楊忠生和周詩衛想不到清帳,告訴群眾只有7000元,據瞭解,實際公路維修不超過3000元,楊忠生卻虛報公路開支發票是10393元。2000年縣移民局下撥楊柳40000元,2001年下撥青苗補償3000元,2002年下撥青苗補償8710元,2001年移民局下撥40000元等等,楊柳從1999年到2003年清理財務匯報情況表上,沒有記收入,現金不記收,就算貪污挪用。
六、在鎮財稅所查實:1996年抗洪救災(含移民)款,到2000年才撥到村,一筆是8740元,是6—8組的,一筆是75860元,是1—11組的,村裡帳上未記收入。最近獲息:1994年下撥霞流鎮救災款是375000元,楊柳只查到發放7000元到戶花名冊,其中楊忠生寫上老婆趙會英的名字,拿走最多的一份600元,村支書斂財無孔不入。
七、據瞭解:衡東縣大源渡庫區工程當年有關負責人透露,關於拜橋與楊柳的細巷子口,楊柳的幸福堤,詩佩店屋地皮和水面積全部征收,清理大源渡庫區帳上沒有這幾筆款項,而且還有堤干子改直120萬元,不知落入何人之手。
八、查出:許文粒借村裡4521元,許文粒死了,楊忠生認為是同年老庚,把這筆款借條當發票報,村管電員段鳳其借村裡5000元,由於楊忠生常年用電不花錢,為了損公肥私,把他的借條也作發票報帳,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九、作為村支書,妨礙公安人員執法公務,合夥他的親屬許和平等人把平瓦廠所有做磚、做瓦、運轉機械全部偷運到大浦作廢鐵賣。並阻礙縣公安局付局長成義程,不准抓走盜竊犯人,還合夥參與黑惡地霸,偷走平瓦廠變壓器,贓物寄在白村成定生家,導至平瓦廠300多萬元的固定資產,被楊忠生毀於一旦。
十、10多年來,他沒有召開過群眾,或者黨員生活會議,連蟲情預報他都不通知,只顧撈錢打牌,群眾反對他為官不公道,每年收上交款,連殘疾人都不放過,可是他的親屬可以從來不交。例如:他的堂弟楊春洪、楊承咀欠上交農業稅7442.8元,他的妹夫周水濤(縣林業局長)欠2800多元,小妹夫周水牙欠1796.3元等等。
為此,這樣的村書記群眾不再擁護,儘管楊厚著臉皮到處拉票,也受到群眾的當面指責。希望上級有關領導能引起高度重視群眾反映的上述問題。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立案標準(摘要)「檢務公開」系列宣傳冊規定(請看附件),依法追究楊忠生刑事責任,嚴懲腐敗勢力,確保政令暢通!為群眾討個公道,為感!
報告人:湖南衡東縣霞流鎮楊柳村村民 趙冬蓮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