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美國升息及物價上揚 台央行面臨升息壓力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六日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下週召開會議,市場預期聯準會可望升息一碼 (0.25個百分點)。在美國循序漸進升息以及油價飆漲影響物價上揚等的情況下,金融界認為台灣的中央銀行9 月底仍有升息壓力。

油價一再飆高,每桶平均價格已逾60美元,雖然油價對經濟成長率的影響不像石油危機時代嚴重,但隨著8月3日中油、台塑調漲油價,交通運輸費用蠢蠢欲動,加上海棠、馬莎颱風接連侵襲台灣,物價上揚壓力日益明顯。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施燕表示,燃料費對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佔有一定權重,會立刻影響物價波動,尤其會很快反映在有需要加油的消費者身上,未來會不會因此帶動電價調漲,再進一步影響其他物價的上漲,一連串的波及效果目前仍不確定。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公佈的最新統計,1月到7月 CPI年增率 1.92%,仍低於2%。施燕表示,物價水準目前仍平穩,原本颱風過後大約兩星期蔬果價格會恢復平常水準,但颱風接連來了兩次,蔬果價格對物價影響狀況仍要密切注意。

由於蔬果及油料等價格通常不容易被央行貨幣政策影響,央行貨幣政策比較關注的是不含新鮮蔬果、魚介及能源的核心CPI,根據主計處5日公佈的資料, 7月核心CPI年增率為0.51%,1月到7月平均則為0.68%,大致還算溫和。

但施燕強調,國內油價上揚,未來會不會影響台電調高電價,這仍不容輕忽,央行還是會密切注意,根據核心、躉售等物價指數、薪資變數等各種因素,再進行綜合研判。

油價調漲後直接受到影響的是交通運輸事業,未來是不是進一步影響電價等公用事業費用等,顯然是央行密切注意的焦點之一。根據央行過去幾次理監事會議聲明,除負實質利率外,公用事業費率會不會調漲,央行一直保持高度注意。

除了油價,美國持續升息多少也造成台灣央行相當的壓力。一位證券商債券部主管指出,原本市場預期美國升息大概就升到3.5%至3.75%,但美國後來公佈的經濟數據都不錯,美國有不錯的經濟成長,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在多次演講中也暗示美國仍會審慎緩步升息,美國年底前恐怕有機會升息至4%。

因此,8月9日聯準會會後的聲明恐將影響金融市場走勢,這位主管認為,聯準會聲明維持之前立場的機會較大,如果有更強烈的聲明,市場可能會有比較劇烈的震盪。由於美國可望維持升息腳步,預期也會影響台灣央行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加上現在國內油價調漲,央行9月升息的機會不小。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朱浩民認為,雖然油價最近再創歷史新高,應是短期現象,但油價維持高檔,國內油價已調漲,如果油價長期還維持在高檔水準,恐怕會影響工業生產成本,甚至進而轉嫁到一般商品上。

他表示,美國升息加上物價上揚,央行自然有調高利率的壓力,只是台灣今年經濟成長不強,貿易出超不如以往,央行如果升息恐怕也沒有太大的空間,以免因此影響經濟的發展,因此升息半碼的幅度,恐怕還會是央行的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