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宜中╱花蓮報導〕花蓮縣吉安鄉第一公墓中被視為鎮守魂鬼的大眾廟,廟中神像卻在農曆鬼月來臨前遭人破壞棄置公墓中,消息傳出後鄰近村民深感不安,當地村長趕緊請工匠修復神像,終於及時在昨天凌晨鬼門關打開前將神像重新安置。
前天深夜11時,也就是午夜鬼門關打開前的1個小時,由鄉長田智宣及包括太昌、北昌、慶豐及勝安等4村在內的7名村長,恭敬地在大眾廟前舉行祭祀儀式,祈求大眾爺在農曆鬼月能繼續鎮撫各方魂鬼,勿降災禍。
吉安鄉第一公墓在民國45年啟用,至今已經有50年歷史,因腹地不廣,10年前已經禁葬。本月1日,太昌村長黃欽山一如往常起床後,就開始在村內各處巡視,走到第一公墓的大眾廟,赫然發現大眾爺神像不翼而飛,供桌上的香爐、花瓶全被砸碎。
大眾爺神像不翼而飛,令黃欽山十分緊張,馬上在公墓內找尋,沒過多久,他發現大眾爺神像被脫去了神袍,棄置在大眾廟的金爐旁,法袍則在1座墳塚另一頭,兩尊侍奉大眾爺的童子像也在不久後接連尋獲。
黃欽山表示,大眾爺不僅是被脫去法袍棄置,連身上也出現了敲擊後的裂痕,他馬上請來工匠修復神像與童子像,趕在開鬼門前一刻讓大眾爺「復位」,繼續鎮撫各方魂鬼。
趕在開鬼門前修復大眾爺神像,並舉行祭祀,果然安撫了許多鄉民的心。黃欽山說,大眾爺究竟為何遭破壞,難以推斷,但他已經在大眾廟前的鐵柵門上加了鎖,也希望不要再有人向民間信仰習俗挑戰,徒然造成無端的恐慌。
——————————————————————————–
大眾爺 陰間的警察
〔自由時報記者楊宜中╱花蓮報導〕台灣民間信仰的大眾爺,被民間視為陰神,具有支配其他鬼魂、守護地方的神格,常被比喻為「陰間的警察局」。
大眾爺緣起於清朝乾隆年間,當時從中國移民台灣的拓民,或因瘴癘瘟病、貧病路倒,或因爭佔地盤引起族群械鬥死亡,許多無主的遺骸無人奉祀,拓民擔心孤魂野鬼造成地方不安,因此出現收集無主屍骨的大眾廟,而奉祀的主神就被通稱為「大眾爺」。
若大眾廟奉祀的主神是地藏王菩薩,則大眾爺通常會與董大爺同被列為副神,董大爺被民間視為「陰間法官」,因此在供奉董大爺的神龕旁,常會有各式刑具,虎頭鍘則是執行「死刑」的刑具。
台灣目前部分地方的大眾廟奉祀的大眾稱為「文武大眾」,「文大眾」指的是貧病路倒的屍骨,「武大眾」指的則是喪生於兵戎或械鬥的亡魂。
演變至今,與大眾廟性質相同的小廟,又有很多,包括有應公、百姓公、萬善祠、金斗公、大墓公等,都是收集無主骨骸的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