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興趣?
令人做了之後很愉悅,很想繼續試之的活動,便是興趣了。
興趣是一個人認識世界的方法與捷徑,它像是一種天賦,一種本能的反應,看見它便喜歡上它,做了它便很高興,而且事半功倍,心理學家稱它為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魔法,只有一個人對某一件事很感興趣,通常便會大膽探索,好好培養,就是專業了
興趣不止誘發孩子只注意表面化的關注,更重要的是內在的喜歡,與真心的參與;一個對音樂感興趣的孩子,多半會優先被樂器、演唱會、作曲,以及音樂之類的書吸引,而且心情愉悅。
喜歡畫畫的人亦復如此,映入眼廉的多半與畫有關,關心畫展,美術史,電視上有關繪畫技法的介紹等等。
興趣可以發展成嗜好;在心理學上,這兩種是有差別的,興趣指的是喜歡,屬於思想層面,嗜好則是行動了;比方,有人喜歡看美國NBA職籃,對當紅球星如數家珍,自己卻不打球,便是興趣,自己很喜歡籃球,常常運動,會練習這些球員的動作,則是嗜好了。
心理學家証實,興趣是某些專業深度與廣度的基礎,缺乏興趣的人,根本很難在某一個領域裡發揮出眾,頂多成了泛泛之輩了。
興趣的意義在於:
.可以豐富個人的生活品味,積極投入,並且對生活充滿熱情。
.興趣可以增加記憶、知覺與思考,讓注意力更加集中。
.興趣對人具有加持作用,可以使學習變成主動,主動去學習,效果增加。
研究証明,興趣比智力更重要;研究者把小朋友分成兩組,一組叫做智力組,平均智商高達一百二十以上,但對語言與寫作不感興趣,另一組稱之為興趣組,平均智商只有一百零七,但對閱讀凹寫作有興趣;一個學期的觀察發現,智力組只讀了五本書,寫了三篇文章,但興趣組則讀了二十本書,寫了十四篇文章,証明興趣引發的動力遠遠超過智力。
好奇心、求知欲與興趣是興趣的一體三面;好奇是人的天性,它也是興趣的前導,任何一種新奇東西,都會使人好奇,想要一窺究竟,怪不得有人對科學始於好奇,牛頓發現蘋果落地而好奇,提出萬有引力,瓦特看見水沸時壼蓋跳動的驚奇,引動了蒸汔機的發明。
求知欲是另一種認知結構的問題,當好奇被肯定之後,接著便是不繼探求真理的歷程。
關心蘋果落地靠的是好奇心,找著萬有引力靠的則是求知欲了。
是什麼?
這個發問是好奇心。
為什麼?
大約就是求知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