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8/29健康小百科:子癇前症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28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許耀仁(新店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

「子癇前症」是指孕婦於妊娠20週後出現有高血壓、蛋白尿及水腫,尤其是臉、手、腳部位,通常發生於初產婦。如果孕婦有子癇前症再合併發生抽筋的情形,便稱之為「子癇症」。無論發生子癇前症或子癇症,都可能給孕婦及胎兒帶來嚴重的生命威脅及合併症。

子癇前症較易發生於初產婦、多胞胎、糖尿病、慢性高血壓、膠原血管疾病、葡萄胎、營養不良的孕婦身上。

重度的子癇前症孕婦會有頭痛、視力模糊、意識不清、右上或上腹痛、少尿、呼吸困難、有肺水腫現象、血壓大於160/110毫米汞柱、24小時尿蛋白大於5公克或試紙測尿蛋白呈3+至4+、肝功能異常和血小板減少。

而重度的子癇前症及子癇症,是造成懷孕婦女死亡及罹病率的主因之一,如顱內出血、肺水腫、腎衰竭、肝衰竭、肝臟破裂、視網膜剝離,亦會造成胎死腹中、胎兒生長遲滯、胎盤早期剝離和早產。

處理子癇前症是以母子均安為首要目標,如無法兼得,則以母體的生命安全及減少合併症為首要考量,再求胎兒的存活及減少罹病率。因此,處理的原則在於病情的嚴重度、妊娠週數、母體情況及胎兒情況而決定。

首先要控制孕婦的抽筋、維持呼吸道的暢通、控制高血壓、預防孕婦的再度抽筋、評估母體是否有後遺症及胎兒的安康情形,最終的治療還是娩出胎兒及胎盤。

由於,懷孕合併有子癇前症或子癇症時,會嚴重威脅母體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和造成合併症。因此,當孕婦合併有子癇前症或子癇症時,最好能到有完善的醫療設備及醫療品質的醫院生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