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十九日電)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表示,台灣近年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APEC)領袖宣言中被提及兩次,年度部長宣言中被提及23次,且為亞太區域提供貿易投資自由化、促進人類安全、經濟暨技術合作等三大貢獻,表現非常亮麗。
吳榮義今天出席由台灣經濟研究院主辦的「2005年APEC議題研習營」,由於他過去擔任台經院長任內,長年代表台灣出席相關活動,對台灣參與APEC過程非常瞭解,向與會者分享他的經驗與看法。
吳榮義表示,若以中華台北在APEC重要宣言中被提及次數作為檢視參與APEC的參考指標,近幾年發展令人欣慰。在2000年前的APEC重要宣言,台灣僅在年度部長宣言中被提及6次。
但自2000年至今,台灣在領袖宣言中被提及兩次,在年度部長宣言中則被提及23次,經由各相關部會努力,台灣近年提出倡議與執行,表現非常亮麗。
他表示,台灣藉由參與APEC,進而為亞太區域做出三大貢獻;首先是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與便捷化,透過APEC共同行動計畫與個別行動計畫執行,台灣在關稅、非關稅障礙、服務業、投資、標準化、關稅程式、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以及人員移動方面,已執行高達百項以上的自由化與便捷化措施。
較為國人所知的措施有無紙化貿易、APEC商務旅行卡、 IPR服務中心、資金流動自由化、通關自動化、修訂公平交易法、制訂政府採購法,以及成立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等。
其次是促進人類安全,吳榮義表示,由於台灣非聯合國會員,自國際反恐行動開始以來,難以參與聯合國體系的反恐活動。但自APEC開始討論反恐與安全方面的議題後,我國透過APEC機制與國際反恐行動接軌,避免成為國際反恐漏洞。
第三是經濟暨技術合作,在APEC的相關計畫中,由台灣主動提出並獲得APEC支援倡議,大多屬於此一強化能力建構的計畫,包括執行完畢的資訊科技學校(ITSchools) 倡議、執行中的APEC數位機會中心 (APEC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 ADOC )倡議,以及疾病管制局規劃中的傳染病疫苗研發倡議等,都是台灣在APEC以經濟暨技術合作模式所提出的重大倡議。
今年台灣提出有關災難防治與人員移動建議,也獲得納入資深官員會議結論。吳榮義強調,這些發展對台灣是較具體的突破與轉機,但如何切實整合推動,將影響今年我國領袖 (或代表) 在APEC領袖會議的角色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