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鐘開追悼會,賓伯駿和四毛哥晚餐後,又在六樓聊天。這對忘年交,一見面,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兩人談興正濃,四毛的妹妹五毛跑上樓來說:“賓叔叔,媽媽叫你去。”
“什麼事?”
“劉主任他們來了,都說十幾年沒見你,想見見面。”
於是,賓伯駿和四毛哥一同下到二樓,推開門一看,呵!滿屋子人,很是熱鬧。只見居委會老劉主任和譚媽媽,坐在正中間,其餘的人,散坐兩旁。
“劉主任,您老人家好!”賓伯駿看見老主任,趕忙上前一步打招呼。
七十多歲的劉主任,主動伸出手來,平生第一次與賓伯駿握手。她說:“我腰痛,行動不便,沒站起來,對不起。”
“您坐著,您坐著。”賓伯駿拉著她的手,連連說。
這手,不容易握呀!當年剛來麻園灣的時候,屬“內管物件”,視為“暫時沒有戴帽子”的“階級敵人”。一雙雙眼睛,日日夜夜加倍警惕地盯著,只要你亂說亂動,便請君入甕。社會上一旦出現無頭反革命案件,首先懷疑是你幹的。無論颳風下雪,半夜三更,或登門拜訪,或叫去問話。——三十二年了,這位老主任才第一次露出笑臉,主動與賓伯駿握手。
賓伯駿感動加激動,熱淚盈眶。
有人騰出座位,讓賓伯駿坐在劉主任身邊。
“聽說你要出國了?”劉主任問。
“我這鄉下土包子,沒見過世面,女兒叫我出去見識見識。”
“難得,難得。剛才和譚媽媽幾個人閒聊,我們這麻園灣,就數你的崽女最有出息!”
“哪裡,哪裡,還有許多不錯的。孩子們取得一點小小成績,與各位高鄰的幫助、關照分不開。”賓伯駿說著漂亮的應酬話。
“你這一說,就使人心裏不安啦。我們幫助了什麼?關照了什麼?當年執行極左政策,天天喊抓階級鬥爭。我們這麻園灣,家家出身好,你這個背時鬼,信還不曉得,就搬到這‘紅窩子’裏來了。一個家庭出身不好的,好像一片紅中間夾著一個‘黑點’,特別顯眼,不把你當做活靶子,找誰?”
劉主任生就的性格,心直口快,把過去的事和盤托出。
“以我這個治安主任為首,”郭公公接著坦率承認,“狠抓階級鬥爭,天天關照著你,生怕你搞鬼名堂,生怕你反黨反社會主義。哪知你一直老老實實,‘犯法的不做,有毒的不吃’,上班努力工作,下班回家輔導孩子學習。那時候,搭幫譚媽媽還講兩句公道話。後來住久了,對你的人性瞭解了,知道你絕對不會幹壞事,才放鬆一點。”
賓伯駿沒料到這些老人,會如此坦率地抖出過去的內幕,連忙給他們面子,找個臺階讓他們下來,便微笑著、誠懇地說:
“真的搭幫各位老領導,當年你們抓得緊,並不是與我過不去,而是執行極左路線和政策。我心裏明白,所以,逆來順受,不幹壞事,夾緊尾巴做人。這麼多年,沒犯一丁點兒錯誤。事情過去幾十年了,陳芝麻爛穀子老賬,還翻出來算什麼呢。”
一番話,豁達大度,笑泯恩仇,說得在場的人都非常感動,紛紛點頭。
“賓師傅,你還認識我嗎?”
說話的是一位年齡與賓伯駿不相上下,穿著精緻,口齒清楚的女幹部。賓伯駿記起來,她是“打擊辦”的。
“鍾慧大姐,怎麼不認識呢,我們還打過交道啊。”賓伯駿回答。
“別的不多說了,我們抓緊時間。”鍾大姐說,“賓師傅,今天大家想見一見你,主要是想請你介紹一下教育子女方法,你要傳經送寶,毫無保留地告訴我們啊。”
“哎呀,鍾大姐,你給我出了一道難題。”賓伯駿說,“我沒有什麼好方法,但是,難得大家聚在一起,不講兩句也對人不住,我就大膽講幾句,錯了,請批評指正。
“第一,就是家長的表率作用,家長要以身作則。現在,我們國家每天有幾千萬人‘築長城’(打麻將),玩的時候還搞點小錢刺激,嚴格地說是賭博。你每天晚上在家裏打麻將,嘻嘻哈哈,人來人往,叫孩子怎能安下心來學習?不嚴格要求自己,不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學習環境,一味責怪他(她,下同)成績上不去,是不是錯怪了孩子?
“我們那時住在閣樓上,一走動,樓板便活閃活閃,無法寫字。我和孩子他媽,一到晚上,便坐著不動,孩子們做作業,我們陪著看書看報。後來買了電視機,除週末全家看節目,晚上電視機都不開。
“第二,就是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把外力強制‘要我學’,變成內在主動的‘我要學’,孩子便會長期堅持努力學習。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從小養成的。所以,日本人特別重視發蒙階段的教育。日本的幼兒教師、小學教師,都具有教育學本科學位或研究生學位,篩選嚴格,工資待遇比中學、大學教師還高。他們這樣做,就是擔心混進不合格的教師,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壞’了。而我們國家最好的教師教大學,其次教中學,優秀人才都不去工資待遇低的小學和幼稚園,怎麼能夠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第三,就是要捨得投資。我家除了‘吃’之外,‘穿、用’和其他開支,能省的就省,能免的就免,但教育開支,一分不少。整個家庭的開支,教育占的比例很大。例如,386電腦問世,1993年便買了一台;94年降價處理給別人,換486;95年換多媒體,98年換聯想品牌機;現在是人手一台筆記本。光買電腦,花去好幾萬元。
“還有一個家庭輔導問題,一般家長能輔導孩子到小學畢業,就行了。因為,這時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已養成,以後會主動去學。連小學都不能輔導的家長,就要千方百計請左鄰右舍、親戚朋友輔導。有經濟條件的,可以請家庭教師,或寄放到優秀教師家裏,但價錢更加昂貴。現成的榜樣是四毛哥的一女一兒,從小寄放在老師家裏,大的已經進大學,小的只怕是個博士坯子……”
說到這裏,下面喊“追悼會開始了”,大家便起身,一邊下樓,一邊議論紛紛,認為賓伯駿說得很有道理。
……待續(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