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十日電】高雄地區主要自來水水源高屏溪大樹攔河堰上游嚴重淤積,影響水公司取水及大樹鄉排水,高雄縣長楊秋興今天與相關單位勘查後協議,由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在兩個月內完成整體清疏規劃後,立即發包疏濬,並儘快修復南化水庫與攔河堰聯通管路,以充裕高雄地區水源。
高屏溪大樹攔河堰上游六公里範圍已淤積,海棠颱風七月十八日過境,挾帶大量泥沙、石塊的溪水滾滾而下,淤積更嚴重,攔河堰與下游也嚴重淤積,影響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取水,經緊急開設引水路,清理沉砂池、取水路淤沙,緊鄰的水公司七區處抽水站也積極清除抽水井淤沙,高雄地區自來水供水七月下旬才恢復正常。
水公司七區處攔河堰抽水站有十二部大馬力抽水機,每天可抽取兩百多萬噸原水,但顧及下游灌溉用水取用,民國八十九年啟用後,每天只抽取一百萬到一百十萬噸原水,供應水公司七區處各淨水廠處理。
馬莎颱風八月四日侵襲,高屏溪水濁度再度飆高,所幸山區雨勢只有兩天,溪水濁度很快下降,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則繼續清除攔河堰沉砂池、取水路淤沙,水公司七區處也繼續清除抽水站抽水井內淤沙。
今天上午攔河堰原水濁度三千兩百十NTU,抽水站原水濁度三千兩百八十NTU,還是高出平時的六、七百NTU。
水公司七區處攔河堰抽水站長六十公尺、寬四十公尺、深十公尺的抽水井為密閉空間,海棠颱風侵襲後,淤沙達六公尺多,嚴重影響抽水機抽水,且清除淤沙困難,水公司七區處已在抽水井邊地勢較低處闢建一座六公尺長、寬兩公尺的沉砂池,九月完成後,將抽水井邊開設孔洞讓抽水井淤沙順勢流進沉砂池,降低抽水井的淤沙量。
水公司七區處最大淨水廠坪頂淨水廠長陳耀東表示,原水濁度一萬NTU時,含沙量百分之一,每次颱風侵襲,原水濁度飆升到一、兩萬,甚至三萬NTU,不但攔河堰沉砂池、取水路淤積,水公司抽水站抽水井也會淤積。
楊秋興今天邀集水公司董事長李文良、水利署南區水資局副局長施慶藏、第七河川局長王瑞德、大樹鄉長曾英志、鄉民代表會主席林正文及縣府相關單位主管勘查攔河堰、水公司抽水站,了解清除淤泥作業,以及各項改善設施。
李文良建議儘速疏濬攔河堰上游,並儘速修復南化水庫與攔河堰聯通管路,以確保大高雄地區自來水水源,否則,高雄地區自來水危機不比桃園縣輕。
看到攔河堰上游廣大淤積區與下游淤積,楊秋興認為應立即疏濬,他表示,政治責任由他負責,疏濬專業技術則由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處理。攔河堰幾乎失去功能,以前就應解決,水利單位應知道嚴重性,淤積如此嚴重,水利單位有失職責。
施慶藏表示,去年就要疏濬,但回饋問題無法與大樹鄉達成共識,因此無法進行。
楊秋興向曾英志表示,應先疏濬,回饋事宜可以協調解決。但曾英志表示,已與水利署南資局協調多次,甚至抗爭,都沒有結果。
施慶藏表示,去年七月敏督利颱風過後,高屏溪水偏向攔河堰淤積處左方,影響取水穩定,南資局規劃在攔河堰上游開設一條寬三十公尺、長兩千兩百公尺引水路到攔河堰,以利取水,但回饋談不攏,無法動工。
林正文則表示,民國八十三年攔河堰興建前主管機關承諾,未來攔河堰淤沙應以公共造產方式回饋地方,但水利署強調依現行法令規定,只能回饋百分之三十,大樹鄉各界無法接受。
曾英志指出,去年向水利署反映攔河堰淤積,導致大樹鄉六條排水口阻塞,每逢大雨就發生溪水倒灌,但未獲回應。
施慶藏、水利署第七河川局長王瑞德答應疏濬大樹鄉六條排水水道。曾英志也答應讓南資局開設攔河堰引水路。
最後,楊秋興裁示,由水利署南資局、第七河川局協助大樹鄉公所疏濬六條排水;已發包的攔河堰引水路工程取得的砂石,由南資局與鄉公所協調標售方式,並回饋鄉公所百分之三十;南資局在兩個月內完成攔河堰整體清疏規劃後立即發包疏濬;水利署應研究在高屏溪攔河堰設置淨水沉砂池。
南化水庫與攔河堰聯通管路在台南縣南化鄉的一節管路七月十八日爆裂,楊秋興答應協調台南縣長蘇煥智,儘快修復管路,讓管路維持功能。
高屏溪大樹攔河堰民國八十八年十月完工啟用,攔取高屏溪水,供應大高雄地區自來水原水。南化水庫與攔河堰聯通管路九十二年十月完成,在高屏溪枯水期時支援大樹攔河堰原水,去年五月間直徑兩點六公尺管線在台南縣南化鄉的一節爆裂,經修復後,今年七月十八日又有一節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