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林俊義:英政府處理爆炸案值得台灣學習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貞貞倫敦九日專電)台灣駐英國代表處代表林俊義說,英國政府與警方在倫敦爆炸案後採取多項安定人心的措施,加上媒體的自制,是英國民眾能冷靜沈著面對史上最大攻擊災難的重要原因。值此世界局勢動盪之際,台灣民眾也應「居安思危」,政府有必要加強防恐設備與措施,相關單位也應整合防災。

林俊義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爆炸案當天上午他一如往常到辦公室上班,但發現鄰近的維多利亞車站人聲鼎沸,許多通勤者因為找不到接駁的交通工具,擔心上班可能遲到而焦慮,場面有些慌亂,他覺得情況不太對勁後,步行到附近的白金漢宮,發現遊客仍一派優閒自在,隨即趕回辦公室坐鎮指揮,成立緊急救難小組。

根據英國警方今天公布的最新消息,地鐵站內的三顆炸彈先後在八點五十一分左右同時引爆,媒體在九點多才陸續傳出報導,但警方一直未透露地鐵服務中斷的原因,直到中午十二時首相布萊爾發表電視談話,才宣布倫敦是遭到恐怖攻擊。

林俊義說,倫敦地鐵每天的通勤人數眾多,英國警方在事故發生後封鎖消息,不證實是恐怖攻擊,因此沒有造成民眾恐慌,否則其它仍在地鐵站的通勤民眾一旦獲知是恐怖攻擊,爭相逃出地鐵,可能發生不堪設想的互踩意外,造成更多傷亡。

另一方面,自「九一一事件」發生後,英國政府即成立防災小組,並多次進行演習,由於平日準備充分,因此爆炸案發生後,各單位能有條不紊,各司其職做好救災工作,不僅各項政府與商業機構正常運作,大眾運輸服務也儘速恢復。

林俊義表示,英國警方在事故發生後要求民眾不要離開所在位置,同時為使救災工作順利進行,要求民眾不要到市中心,獲得民眾的充分配合,也是救災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因。

相較於台灣電視媒體在災難事件後,爭相播放駭人的畫面,英國媒體顯得相當自制與配合,從事件發生後沒有播放或刊登任何血腥的畫面,爆炸案伊始也不渲染是恐怖攻擊事件,造成人心不安,政府官員的發言非常謹慎,即使是傷亡人數,態度都相當保留。

林俊義告訴中央社記者,雖然恐怖攻擊事件目前多數發生在西方國家,但是台灣應「居安思危」,不要置身事外,應以「局內人」的態度,管制任何可能對社會治安造成危害的人士,簽證核發作業也應審慎處理。

他同時建議政府,借鏡英國的經驗,加強國內緊急災難救援機制,切實規劃救災的程序,讓警方與民眾在災難發生時了解如何因應,不會感到恐慌。

對於媒體報導,林俊義稱許英國媒體與警方密切合作,未做渲染恐怖攻擊的報導,達到安定民心,事件未惡化的效果,值得國內媒體學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