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明興巴拿馬市八日專電)台灣農業技術團已經為巴拿馬成功研發出二十多種鳳梨加工產品,八日特別舉辦發表會,向當地介紹這些產品及製造技術。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侯平福表示,台灣也計劃未來能配合當地農校輔導學生耕種技術,不過新的合作計畫仍待巴拿馬政府向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館提出。
台灣鳳梨加工產品發表會在巴拿馬內地艾瑞拉省聖馬麗亞市的食品研發中心舉行。這個食品加工中心是由中華民國捐贈大批農業機械與設備,和提供二十萬一千美元,在二○○三年把舊有廢棄的食品工廠整建,成為合乎衛生水準的現代化食品加工研發中心,提供巴拿馬微中小型農產品加工業者現代化技術,協助巴人提升競爭力與開發國內外市場。
台灣技術團食品專家史宏財表示,食品加工中心做了很多研發工作,今天的發表會主要是以鳳梨加工產品為主,例如鳳梨濃縮果汁、鳳梨果醬、鳳梨蜜餞、鳳梨酒等,這些產品都很受當地歡迎,最主要是當地產品原料不貴,例如鳳梨一磅批發價才美金十二分、芒果一磅才五分,因此基本上在原料上佔有優勢。
他說,食品加工中心計劃利用這些原料製造出比較高級的產品,再準備把技術轉移給當地廠商,已經有很多廠商對此表示有興趣,因為這些產品製成後經過精緻包裝可以變成巴拿馬特產,可在機場出售或外銷,食品加工中心自台灣進口許多機器,這次也趁這個機會介紹給當地如何操作這些機器。
約有一百多人包括巴國媒體、超市老闆、生產業者、農民組織、產銷班學員以及工廠員工參加這次的展示會,展示的鳳梨加工產品多達二十五種。
史宏財表示,展示的鳳梨產品中除了烘焙的產品外,其他的加工產品例如果醬、蜜餞、濃縮果汁、鳳梨酒等,當地目前都還沒有這個製造技術。台灣投入巴拿馬食品加工研發的經費累計共約三十五、六萬美元。
台灣技術團團長林勝彬表示,這個食品加工中心成立於二○○三年,二○○二年時台灣國合會曾派團前來考察,認為巴拿馬食品加工技術非常落後,不過卻有很豐富的農產品,大有發展的前途,因此決定自二○○三年開始實施這個計畫。
過去巴拿馬農牧部也曾有食品加工中心,荒廢長達五年,台灣技術團接管後予以整修,成為今日的規模,中華民國大使館還提供了食品加工機械。
食品加工中心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做食品加工技術的研發與轉移,也就是除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外,計劃把研發出來的技術轉移給巴拿馬當地農民或有興趣的社會人士,讓他們能夠成立自己的食品加工產業。
林勝彬指出,到目前為止所研發出來的產品有很多,今天所展示的是鳳梨加工產品,包括果醬、濃縮果汁、脫水產品即乾燥鳳梨、鳳梨酒等,食品加工中心還將繼續研發其他產品,並將陸續舉辦產品發表會。另外根莖作物的油炸也已研發成功,將是下一次產品發表會的主要內容。
中華民國駐巴拿馬大使侯平福表示,技術團自一九七一年派駐巴拿馬迄今已將近三十四年,輔導項目在農產品方面除了一般農作物外,例如稻米種子培植、有機農作物、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都在進行中,尤其農產品加工不但幫助當地農民生產,還解決了生產過剩的問題,除了提供國內市場之外還可以外銷,大使館也計劃未來能配合在當地農業學校輔導學生耕種技術。
今年六月在台灣舉辦的中南美洲食品展時,巴拿馬還特別把台灣技術團研發出來的加工產品拿出來展示,另外台灣幫助巴拿馬研發出來的番石榴受到當地非常的歡迎,巴拿馬農牧部長還經常對此讚不絕口。
侯平福指出,巴拿馬鄉下還存在貧窮的嚴重問題不能解決,如何幫助巴拿馬農民解決這個問題提高農民生活水準是大使館未來努力的方向。
不過他說,目前與巴拿馬政府還沒有談到新的合作計畫,仍在接洽中,希望最近可以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