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NBA 彩经 - App Store

《天隅之城.美國故事》第一部 歲月的泡沫(10)

蔡萱
【字號】    
   標籤: tags:

第十章 淩凱的往事

淩凱出生在揚州。他跟母親姓淩,從生下來起就沒見過父親是什麼樣子。小時候淩凱就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從來不問母親有關父親的事情,以至於母親都認為淩凱的這種懂事有悖孩子的天性。每次看見小淩凱閉緊雙唇拒絕回答小朋友關於他父親是誰的問題時,母親總是一個人偷偷落淚。

淩凱天資過人,幾乎每學期都考第一名,小學中學各跳一級。家長會上也有人小聲說:因為是私生子,所以這樣聰明。

淩凱聽到這樣的話,總是昂著頭很驕傲地去牽母親的手。

長大以後,父親上海家裏的親人終於找到他和他母親,告訴他們淩凱父親已經因公犧牲在沙漠很多年。淩凱這才知道,原來母親是歸國華僑,成份不好,組織上不同意她和研製導彈的父親結婚。

母親曾在里昂音樂學院學習聲樂,最終卻在揚州做了一輩子小學音樂教師,現在仍願在家安度晚年,不肯來美國。

母親忍不住有一次問長大了的淩凱:“為什麼從不問父親是誰?”

淩凱只說一句:“怕問了讓母親傷心。”

母親眼眶立刻濕潤了。

母親從不抱怨組織安排,也理解父親的選擇。她總是說父親是軍人,軍人的天職是服從。

淩凱落淚。他看過無數愛情故事,但只覺得父母這一曲令他盪氣迴腸。

大學畢業那年,他拿到美國A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母親請在法國的姨媽為他做了經濟擔保,母親清貧一生,僅有的積蓄只是外公留下的三千美元。母親把三千美元和一隻藍寶石戒指交給淩凱,送他上了飛機。

淩凱帶著母親一生的積蓄和希望,帶著一個少年對未知世界的憧憬和嚮往,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踏上了這片陌生的土地。走下飛機的弦梯,淩凱感到一切都是朦朦懂懂的,空港象飛機上看見的太平洋上空的夜一樣深沉黑暗,候機室與海關大廳連片的燈火卻仿佛黑夜中的鳥群,半睜著蒼白疲憊的睡眼。淩凱來不及感受環境的改變給自己內心帶來的震動,就已被擁擠的人流湧出了海關。

他找到自己的行李,拖著往門外走,一邊四下尋找大學中國留學生會來接他的同學。旅客都漸漸散去,卻依然沒看見來接他的同學,淩凱只好隨著人流往外走。走出機場,外面是荒僻冷清的街道,他呆呆站立了一會兒,依然沒人來理會他。他發現所有旅客都離開了,只剩他孤獨一人。這時他看見不遠處街角停了輛計程車,他想也許可以問問那計程車是否能送他去A大,於是他朝那計程車走去,快要走到時,那計程車卻突然啟動了,淩凱的心忽然著急起來,他慌忙朝那計程車跑去,這時他頭上挨了一悶棍,他昏了過去。

醒來時他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裏,四周一片潔白,令他有些晃眼,他費力地睜大眼睛,映入他眼中的是一張美麗的中國女孩的臉,姣好細緻如天使一般,他差點以為自己又回到國內。

女孩耐心地給他解釋:我們是A大中國留學生會專門來接你的,路上遇見車禍,在高速公路上被堵了兩個小時所以來晚了。你被人襲擊受了傷,我們報了警,然後送你進了醫院。我叫李恂,是留下來照顧你的。

淩凱頭上紮著繃帶,掙扎著起來檢查自己的東西。護照和戒指都還在,只是那三千塊錢沒有了。他咬咬牙沒喊也沒叫,心裏卻慌得不行,沒有這三千塊,他怎麼交第一學期的學費?況且那是母親一生的積蓄。

十五年後三千塊還不到淩凱一周的薪水,在當時卻是他的全部家當。

李恂彎下腰來關切地問:“你是不是錢沒了?”李恂美麗的雙眸溫柔清亮如一汪秋水,淩凱都能看到自己紮著繃帶的影子,他點點頭。

李恂坐在床沿扶他慢慢躺下,安慰他:“別擔心,咱們只要人還在就好!”這話給了淩凱莫大的鼓勵,只要人還在,怕什麼。

淩凱傷未好就要出院,李恂偷偷在他口袋裏塞了張支票。淩凱去學校報到,學校同意他在學期結束前交完學費。中國留學生會幫他安頓住在一對國內來的訪問學者夫婦的客廳裏,這樣房租會便宜很多。

第二天他去醫學院大樓找到那個叫李恂的女孩把支票塞回她手裏,說聲謝謝,跑了。

從此淩凱開始了他艱苦的打工和學習生涯。他沒有車,每天都是坐巴士去唐人街的餐館。他沒有經驗,所以賺得很少,要支付州外學費非常吃力,幾乎是除了上課的時間,他都在餐館打工,每天睡眠只有幾小時。

第一個學期結束,他交清了所欠的學費,成績單上清一色的A。

接下來的寒假,他依然沒有時間休息,下學期的學費生活費都在等著他。但是在新年那天他留在學校裏參加中國留學生會組織的活動,因為廣告上有李恂的鋼琴獨奏。淩凱自從把支票還給她後就再也沒見過她,但是淩凱常常想起她,她成了淩凱這段艱難歲月的精神支柱。淩凱那天終於看見他那飄著長髮穿白色裙子的安琪兒,他心裏很快樂。

第二個學期開學時,淩凱拿到一個助教的職位,這使他差不多可以擺脫經濟上的困難。但是那薪水是每月領的,開學時他交完第一個分期付款和該月的房租,口袋裏只剩10塊錢。他站在書店門口徘徊,上學期的書是同學借給他的,這學期沒那麼好運,看來得自己買了,他也不能等到學期中間再買書吧。淩凱當時還是一個剛從揚州小城來美國不久的鄉下孩子,不懂得借貸,也沒有信用卡。他想了半天,終於坐巴士出了學校。

他來到一家寄賣店,拿出那只藍寶石戒指,店家伸出兩個手指頭告訴他可以賣200元。他需要三本書,每本六七十元,正好夠了。

那胖胖的美國人開好支票,他接過來仔細看了看,又把支票推回去,拿回戒指小心放好,走出寄賣店的大門。

淩凱去了醫院。回來進校門時他想一切都OK了,一頭栽倒在地上。

恍惚中他覺得有一雙纖細的手扶起他,有人輕輕叫他的名字。他感覺自己被扶上了車,他躺在一張柔軟的沙發上,他覺得有人在往他嘴裏喂清涼的液體,他感到有柔軟的發絲輕輕在他臉上拂來拂去,他聞到一陣淡淡的幽香。

他睜開眼看見的還是那張姣好動人的臉,一如他初到美國的那個夜晚。

他心裏說你真是天使。

李恂握著他的手,眼裏有淚光。他的左手臂上貼了一塊小橡皮膏,他剛賣過血。

他們倆很長時間都沈默著。

隔了一會兒,他說謝謝你救了我兩次,我該回去上課了。
李恂什麼也沒說,開車送淩凱回去。(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洗手間裡,我在洗臉池前磨磨蹭蹭,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鏡子裡,一個戴黑墨鏡的在向我微笑!我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兒。「方明,這兒沒監控。」這熟悉的聲音讓我心驚肉跳!他摘下了墨鏡——My God!是他!
  • 在醫院見到了杜紅,也看到了她那位一直昏睡的將成為植物人的男朋友,我真是無話可說了。這個剛畢業的法律研究生,不諳世道,跟預審死磕,結果被一手遮天的小預審整得被律師所解聘、男朋友被打成重傷。我塞給她一萬元——杯水車薪,在這昂貴的醫院裡支撐不了幾天。這錢還是我向母親借的,我目前在國內的現金,為還人情債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 徐隊一愣:「說點兒『人話』你聽不懂啦?非得讓我說『黑話』是不是?方明,收拾東西!」我終於聽到了這句久久企盼的「自由令」——坐牢四個月,我就聽不懂「人話」了?非得用「地獄的語言」翻譯一下!我已經成了標準化的大陸囚徒了!
  • 忽然牢門口鈴鈴作響——徐隊拿著鑰匙當鈴鐺晃。「又講課呢,方明?」他說著開了鎖,裝模作樣地說:「放學了,你走吧。」這是著名小說《最後一課》裡的最後一句話,他用的也是小說中那老師悲涼無奈的語氣。又開玩笑了。我馬上改為笑臉迎了過去,「徐隊,又提誰呀?」
  • 原來膾炙人口的「諺語」竟是半個世紀的騙局!應該是「小河有水大河滿,小河沒水大河乾」——大河的水是小河流匯過去的!人民富足了,國家才富強,西方民主社會就是這樣;而中共顛倒是非的「諺語」竟能騙了幾代大陸人——一味壓榨、搜刮人民,紅產階級打著國家的名義中飽私囊,給嗷嗷待哺的人民剔出點牙縫裡的剩飯,這就是黨的溫暖。
  • 「十萬搞定!後來都是預審教我的口供、教我的逃跑路線。他是讓我舉報一個『專門轉移朝鮮人出境的團伙』,其實就是一個韓國大飯館。預審給我換了身好衣服,明著安排我去求那兒的韓國老闆幫我偷渡,讓我給老闆打個欠條,然後他們好去抓那個老闆,逮個現行。他們四個人在大門外守著,兩個在裡邊吃飯,我裝著找老闆,從後邊兒的廁所窗戶跑了。」
  • 不到二平米(平方公尺)的廁所煥然一新——這就是布什總統給老江打電話,給我們爭來的「人權」!只是鋪鑲了磁磚,安了可以洗涼水澡的淋浴,換了個四十W的燈而已。沒幾個月,七處就要搬到昌平了,臨走還費錢幹這個——「廁所人權秀」!這足以讓老江給布什回話時吹得天花亂墜了。
  • 小周可以選擇別的抗爭方式,可以低低頭出去,去宣揚他的FLP 「公平——邏輯——證實」的理念,可這個昔日的基督徒,把《啟示錄》銘刻在心,選擇了一條殉道的路——不,他抗爭了,曾經從死神的魔掌中甦醒過來了,是那個男大夫,硬把他推向了殉道的路——撒旦!不折不扣的撒旦!
  • 「反基督,也是預言文化中常用的一個比喻,比喻敵對基督一樣的善的信仰。現在黨的元首姓『江』——六劃;他的權杖——共產黨的『共』——六劃;專門迫害信仰的機構——六一○公室,這就是六六六。」心裡還在疑惑,還真沒有比這解釋更貼切的了。我又問:「《啟示錄》還預言啥了?」
  • 大家正無聊,小周向我提了個非常抽象的問題:「方哥,判斷問題的時候,你們教過思路的順序沒有?就是看問題先看什麼,後看什麼,怎麼看?」「全面看唄,能歷史地看最好。」小馮說:「看事實唄!」小周一笑,說:「小馮,如果誰上來就讓你『看事實、看事實』,很可能他在騙你呢!你看了『事實』,被騙了還不知道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