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醫院
【大紀元7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鼎堯台北三日電)急診室的醫護人員經常遭受病人或家屬施以言語或肢體暴力,專家認為,這多導因於不良的醫病關係,病人因酒醉、精神疾病等自身因素,或因不耐久候,對醫護人員產生不滿而施暴,惟有醫護人員改善對病人的態度,同時加強自保,才是解決急診暴力的終極之道。
台灣中華醫事技術學院急診臨床醫學教師唐景俠的問卷調查顯示,台灣嘉南地區的急診護理人員中,九成一曾遭受言語暴力,二成九曾遭受肢體暴力,施暴者以病患、家屬為多。
台北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張國頌說,以他的臨床經驗來看,急診室人員常成為施暴對象,因為緊急就醫的病患常是酒醉者、精神病患或幫派份子,心理狀態較不穩定。
張國頌表示,要減少急診室暴力事件,須由改善醫病關係著手,研究顯示,病人最重視醫護人員的態度、技術及檢查報告的解釋,不喜歡等待看診時間過長;因此,改進就診環境、對病人的態度,應可減少醫護人員受到的暴力。
唐景俠的研究則指出,護理人員多認為,急診暴力的主因是病人久候,五成二的受訪對象表示,急診室的醫療流程執行並不確實,所以切實督導急診室的運作情形,可降低急診暴力的發生情形。
另外,張國頌也強調,醫護人員也要注意自我保護,如與病人預留一公尺的距離、手放在病人的肢體之上,急診室也應建置緊急呼救鈴、便衣保全人員,萬一急診暴力不幸發生,也可將傷害降至最低。9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