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融
【大紀元7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十三日電)財務會計第34號公報「金融商品會計處理準則」將於明年實施,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黃金澤今天表示,企業對於公平價值波動性大,或價值衡量不易的金融商品,持有意願將會因此明顯降低。
黃金澤今天應台灣工業銀行邀請,針對明年起實施的財務會計第34號公報,舉行專題演講,他指出,為避免在財務報告中,過度反應金融商品的投資減損,企業對長天期的政府公債,這類公平價值波動性大的金融商品,持有意願將會降低。
他說,未來可以預期,像20年期政府公債,此類發行期間較長、未來的不確定性高、價值波動較大的金融商品,為避免降低企業投資意願,政府可能以提高利率等手段,來吸引企業投資。
黃金澤強調,34號公報規定,在於使企業發行或持有金融商品的價值透明化,因此在財報的表達,原則上以當期損益認列,至於列在股東權益項下則屬例外。明年首季財報即開始適用,對於金融業或持有金融商品部位較高的企業,影響較大。
另外,企業編製財務報告對於是否避險,應在報表中明確區分,惟法令與會計原則亦有相衝突之處,黃金擇指出,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規定,證券商面臨台股大跌,因不知底部而出清持股,待盤勢翻多時卻來不及補足部位,得買進股價選擇權避險,惟會計實務上,對此卻不視為避險。
黃金澤表示,證期局規定,在財報表達上,上市、櫃股票以收盤價視為公平價值,未上市、櫃股票則以成本法認列;惟債券目前無法找到合理的公平價值,並不能以類似股票有無上市、櫃區分,不過仍有參考指標,例如多久未交易、交易量、合格造市者多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