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媒體不要跟著說謊
【大紀元7月12日訊】7月8日晚上7時許,我打開電視機,銀幕上正值香港電視台翡翠台播放有3間中學學生代表參加的答題比賽之現場直播,節目已近尾聲,最後一道問答題目是軍事題,大意問:台兒莊之役與日軍作戰的是中國的哪一支軍隊?其中一間中學代表答:八路軍。男主持:對!加卅分。
我當即一震:主持人怎麼能反錯為對,不扣分反加分呢?但見男女兩位主持人與包括立法會主席等嘉賓及現場觀眾在內的眾人等,都不約而同的對答題者報以滿意的掌聲時,我驚愕了。
不知主持人是真無知還是真故意,一場高高興興的知識問答題遊戲,就這樣輕輕鬆鬆的把一段重要的抗戰史實給歪曲成無知識了。我想這不只是誤人子弟,同時也誤導了眾多的觀眾,可謂影響所及害人匪淺了,道義之責是難於辭咎的。
——關於台兒莊會戰的史實——
(參見吉林人民出版社《中華民國實錄》第2146頁)
一、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戰區」的劃分及八路軍的改編
經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劃分並經軍委會蔣介石委員長批准和命令下達,全國共劃分為12個作戰區域。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佈命令,將原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並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下轄3個師(115、120、129),115師師長林彪、120師師長賀龍,129師師長劉伯承。
二、台兒莊會戰時,八路軍主力所在位置
115師在晉東北恆山地區,120師在晉西北榆次地區,129師在正太鐵路南側,八路軍總部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司令部所在地的太原。第二戰區作戰區域為山西省、察哈爾省,綏遠省。八路軍在第二戰區內,歸屬二戰區管轄指揮。朱德曾任過二戰區副司令長官。
三、台兒莊會戰概況
1938年3月23日戰役開始,台兒莊是山東省嶧縣的一個鎮,位於津浦線棗莊支線及淮坊公路的交匯點,扼運河的咽喉,是日軍進攻徐州的必經之道。全戰役以台兒莊為中心,北至肥城、大汶口、兗州,南至雨下店河界,東至臨沂,西迄向城;正面陣地除台兒莊外還有棗莊、嶧縣、韓莊、蘭陵、洪山等重要據點。戰線全長100多公里,當時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沿運河佈防,固守台兒莊,湯恩伯部則讓開津浦線正面,誘敵深入。
戰役開始,敵我雙方展開激烈爭奪,首先在村外展開了一個星期的拉鋸戰,接著又在村內進行了一個星期的街市爭奪戰,第三周開始雙方又在村東北的山谷中進行大規模的運動戰。
4月3日,中國軍隊在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指揮下以40萬的強大兵力,包圍進攻台兒莊的日軍第10師團,並襲退了由臨沂方向前往增援的日軍第5師團一部。
4月6日,中國軍隊在閣陽樓取勝,解除了台兒莊之圍,台兒莊日軍固守村寨作死守打算。中國軍隊的敢死隊分批強攻,後衝入寨內,展開激烈的浴血巷戰。經兩天一夜爭奪,敵軍兩次強攻反撲均失敗,我軍發動4次衝殺,損失極大,最後終將敵陣衝破,敵軍全線動搖,向北潰退。6日晚,國軍全線反功,湯恩伯執行外線包圍,孫震部作正面掃蕩。晚上10時,村內敵軍被全部肅清,在國軍追擊下,日軍退守嶧縣棗莊一帶,台兒莊之役至此結束,歷時16 天殲滅日軍約2萬人。
4月7日,蔣介石委員長向全國軍民發出通電,祝賀台兒莊大捷。
同日,國民政府臨時所在地的武漢三鎮,舉行盛大活動慶祝,是晚10餘萬人持火炬遊行,歌聲、口號聲、鞭炮聲徹夜不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