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護耳小常識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8日訊】耳垢乃是脫落的表皮、毛、塵埃與耳垢腺的分泌物混合所形成的,其顏色由黃白至深褐,質由黏稠(油耳垢)至乾燥(乾耳垢),兩者皆屬正常,且與遺傳特質有關。

成人的耳道較寬,耳垢不易完全堵塞,可藉由講話、咀嚼時下頦骨及頭部的運動使耳垢鬆動而自行排出。然而,幼兒的耳道因較狹窄,耳垢不易自行排出,再加上洗澡過程中,往往會使外耳道浸水,這水溶液本身若不清潔、帶菌數多,加上耳垢吸水膨脹,造成耳內環境溫濕且封閉,細菌因而大量繁殖,致使外耳道發炎。

年幼的寶寶因無法用言語表達耳痛的情況,往往表現為哭鬧、磨擦或用力拉耳朵,有的寶寶還有體溫升高的現象。門診也常常碰到家長們抱著耳朵流膿的孩子就醫時,詢問醫師是否孩子的聽力會受到影響。其實,外耳道發炎若未合併中耳炎,並不會影響聽力,以抗生素及耳滴劑治療一週便可痊癒。建議家長平常幫孩子洗完澡後用棉花棒將外耳道的水吸乾,或用吹風機稍微吹一下即可。文/大紀元記者羅怡文整理報導◇(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