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醫改倡設中央病歷系統[07:5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9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談誦言報導)揭發香港私家醫生李世澧開錯藥後,香港衛生署花了相當時間在李的診所內逐張翻閱病人的病歷卡,才能追查到所有被配錯藥的病人。

下月出台的香港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將建議政府設立中央病歷機制,透過電腦平台,將市民在醫管局或私家醫生的診斷和病歷資料載入,方便公私營醫生互通病人資料,強化公立醫院病人轉往私家醫生作延續治療,一旦發生醫療事故亦可盡速追查。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組織幹事彭鴻昌指某些病人身分較敏感,如性病及精神病人等,故政府應讓病人選擇是否「開放」病歷。

由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長周一嶽擔任主席的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下月將發表首份醫療模式改革諮詢文件。

據本報循多方面了解,今次改革重點之一,是推動公私營醫療合作,其中包括重提設立中央病歷機制,促進公私營醫療互通病人資料。新機制旨在鼓勵市民除了「貧窮老弱」、「急症創傷」、「重症及費用高昂的奇難雜症」在公立醫院求診外,其他如傷風感冒、一般手術,就逐步由公營醫療轉往私營醫療處理。

在建議醞釀期間,碰巧發生私家醫生李世澧開錯藥事故,港府認為假如設立中央病歷機制,倘有醫療事故新機制亦可盡速協助追查,事故間接對新機制起了「催生」作用。

為加強公私營醫療合作,醫管局能將在明年初以試驗性質,容許一兩間私家醫院以及十多二十個醫生,在病人同意下可在電腦上,查閱由公立醫院轉往私營醫療作延續診治的病人病歷。今年年底,醫管局電腦系統亦可將私家醫生轉介給公立醫院的病人,自動作出回覆。

醫管局專業及運作總監張偉麟醫生坦言,「公私營醫生分享病人資料的困難,在於病人是否同意病歷互通,特別是性病患者、愛滋病患者,他們大都想將病歷保密。」

技術上包括資料保密,如何限制查閱病人病歷的機構,只看到獲授權病人的資料﹔保安系統例如防火牆的設計是否安全﹔電腦技術的成熟程度如下載速度等技術問題,都需要克服。

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組織幹事彭鴻昌指出,部分病人的身分較敏感,尤其是性病及精神病人等,故政府應讓病人選擇是否「開放」病歷,「公立醫院病歷現在各科互通,過去我們曾收過精神科病人投訴,指其他科的醫生得知其病歷後,覺得他身體的毛病是受精神影響,擔心醫生的診斷因而受到影響」。

彭又擔心,私家醫生未必願意把擁有的資料跟政府醫院分享,因可能會影響到其生意。他認為,只要能解決得到技術問題,最理想的做法是把病歷記錄在智能身分證的晶片內,讓病歷跟病人走。

醫學會會長蔡堅歡迎設立中央病歷機制,並相信私家醫生特別是年輕一輩的醫生願意合作。

評論